胡 敏
(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213)
電力企業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程制度,但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縱觀事故發生的原因,多數是部分基層班組人員的安全意識不高、習慣性違章、不規范作業等造成的。安全管理是永恒的難題,逐步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水平勢在必行,特別是對于抽水蓄能電站,基層班組人員少,大量生產業務外包,安全管理形勢嚴峻,急需提高班組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確保各項工作安全開展。
當前新建的抽水蓄能電站普遍存在人員定編偏低,從事安全生產的班組人員少,大量生產運維、檢修業務外包,班組安全管理難度較大等問題,以下針對某1 200 MW抽水蓄能電站進行分析。
電站負責安全生產的運維檢修部定編56人,設置機電運維一班、二班、三班、水工班四個班組,除去部門負責人等管理人員,各班組平均只有11人左右。班組安全管理工作點多面廣,主要內容有:設備運維、檢修等工作現場安全管理;周安全學習及學習記錄;月度安全學習及學習記錄;周作業風險統計上報;開展安全日活動;安全工器具檢查及校驗;周“雙票”自查整改;月度安全總結;安全月度例會;各類安全大檢查;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建立及更新;隱患管理;反措管理;反違章管理;重大作業風險預警;到崗到位管理;有限空間作業作業管理;外來人員管控等。
項目管理安全風險突出,班組平均每人需承辦1~2個項目,而目前項目大部分采用逐年或短周期招標模式,項目單位變動頻繁,外來人員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參差不齊,部分人員技能水平不高,安全意識不強,班組管控難度大,間接增加了班組安全管理的難度。
各班組人員平均年齡不足30歲,所轄專業繁多且復雜,平均每個成員管轄3~4個設備系統,隊伍年輕,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不足,員工需從基礎開始學習各專業知識,在安全領域有所欠缺,加大班組安全管理的難度。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挑戰,電網對抽水蓄能電站在調峰、填谷、調頻、調相、新能源消納及事故備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抽蓄機組運行強度顯著增大,機組運行方式多變,該電站在2021年更是實施了1號流道2臺機組抽水調相運行,同時2號流道2臺機組發電運行的新的運行模式。機組運行強度及方式的多變進一步加大了安全風險,對運維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活動常態化開展
結合班組班前、班后會常態化開展班組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活動,在班組長安排好當日工作事項分工后,由每項工作的負責人進行工作安全風險辨識,將以往“班組長說,班組成員聽”的傳統模式改變為“班組長問,班組成員說”,使班組成員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充分激發班組成員參與安全風險防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1.2 活動全員覆蓋
將班組所管轄的運維人員、外來施工人員納入班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活動的范疇,實現現場作業人員全覆蓋。班組通過微信群每日發布一條安全警示語,提醒大家牢記安全;在微信群曝光當日工作中不安全行為及文明施工典范照片或視頻,并制定獎懲機制,獎懲分明。
2.1.3 開展典型視頻錄制交流活動
結合日常工作及工作票,開展班組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活動,嚴格執行工作票管理規定,以班組或作業點的工作人員為活動單元,按策劃準備、活動發起、風險辨識、制訂對策、強化記憶五個環節開展班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專項活動,將活動的形式、方法應用到班組現場檢修和日常運維工作中。錄制安全管理提升典型活動視頻,通過視頻錄制進一步加深全員安全意識,引導班組成員將風險意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轉變,讓安全意識成為一種習慣。同時與公司系統其他單位開展活動交流,互相觀看活動視頻,分享開展安全管理自主能力提升活動心得體會,取長補短,持續完善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
2.1.4 定期開展班組安全日活動
每周開展班組安全日活動,學習宣貫系統內外發生的不安全事故和反違章通報,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結合現場工作實際排查類似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教育全體班組成員,樹立安全意識,通過舉一反三,貫徹落實公司有關安全的各項舉措,及時組織排查及整改,切實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2.2.1 創新方式做實班組安全培訓
組織開展“安全知識搶答”“安全演講”“班組安全競賽”“標準化作業練功比武”安全視頻觀看等活動,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氛圍,在班組內形成對待安全工作一絲不茍的良好氛圍,樹立正確的導向及正能量,使班組內員工隊伍梯隊建設逐步完善,班組的凝聚力、戰斗力、安全技能進一步加強。
2.2.2 提高安全培訓實戰效果
將員工安全行為測試等安全培訓與班組安全自主管理提升活動相融合,規范全員安全行為準則,將安全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規避安全風險。組織大修、技改、運維等項目單位施工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安全學習,將安全理論知識實際應用,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和安全能力,在檢修技改等項目實施時一起參與班組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活動。各檢修工區編制適合本工區的安全工作口袋書,方便各工區外委作業人員、乙方施工單位人員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并熟知本工區工作的作業特點、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存在的風險、預控措施。
2.2.3 完善班組安全臺賬
結合工作實際,將安全管理提升活動融合到日常工作,明確班組全員安全目標、安全職責、安全保障措施,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到每個班組成員。細化分解安全管理臺賬,經多次會議討論,明確各安全工作責任人和安全管理的具體要求,將班組外委人員納入安全管理,安排外委人員擔任安全臺賬的整理人和負責人,參與班組安全管理,為班組成員減負,提高工作成效。2.2.4 常態化開展設備隱患排查治理
深刻汲取各類事故教訓,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加強生產設備設施日常運維管理,認真做好設備健康狀態的分析評估,加強缺陷隱患的排查治理,針對目前存在的隱患,定期進行趨勢評估,采取有效預控措施,每月分析隱患整治進度,編制《重點隱患整治月度進度報告》,跟蹤整治進度。
(1) 強化活動成果應用,做實風險預控管理。成立由檢修單位、安監部、運檢部、廠家(技改項目)等組成“聯合安全督察組”,開展“四不兩直”現場督察,及時通過微信群曝光不安全行為和習慣性違章。結合班組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活動開展,抓好四個關鍵:一是抓好關鍵時間,二是抓好關鍵部位,三是抓好關鍵作業的安全,四是抓好關鍵人員的安全。
(2) 推行現場作業標準化,做細現場風險管控。根據機組檢修情況,滾動修訂《運檢規程》《作業指導書》等,進一步明確工序工藝和質量標準,規范現場作業行為,提高現場作業效率,加強運檢作業全過程管控。檢修前組織召開作業標準化宣貫會議,學習相關制度和要求;分專業集中學習《作業指導書》,開展技能比武和競賽,提高專業人員技能水平,確保其用來高效指導現場工作。豐富專業培訓手段,各工區經理以及工作負責人組織班組成員對作業標準化進行騰訊視頻會議宣貫學習,并組織班組全員及外委人員一起參與;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修訂并發布作業風險庫;明確需到崗到位的作業項目,實現全過程管控、經驗共享、安全共管。
(3) 采用警示隔離一體化圍欄。用固定式檢修圍欄隔離檢修區域與運行區域,設置警示標識,圖文并茂開展安全宣傳,介紹近年來的施工人身傷害及設備損壞事故案例,強化宣傳和學習生產現場“十不干”、典型違章清單的要求,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鋪設標準統一的“電力施工標準化作業墊”用以擺放工器具和備品備件等,規范檢修作業,做到“三齊”“三不落地”等要求。
(1) 管理方法推陳出新,消除違章發生根源。建立以機組檢修工區經理負責制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設置“公司—部門—工區”三級管理網格,按設備系統成立工區,明確工區經理負責制模式。借助融媒體平臺,實現作業安全信息實時共享。建立檢修微信群、管理信息及資料共享平臺等,實現檢修現場監督和技術會商公開化、實時化、全員化,將單線和個人監督變成人人監督,將培訓片段和分散培訓變成全面和全員培訓,便于實時掌握現場安全進度情況、人員溝通和技能提升。
(2) 營造班組安全文化,培育無違章理念。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落地生根。發揮班組主體作用,開展文化宣傳活動。結合機組檢修、設備消缺,加強安全文化宣傳,發動員工拍身邊人寫身邊事,發揚工匠精神,在公司系統網站、宣傳欄發布多篇宣傳報道,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會安全的氛圍。
該電站通過班組安全管理創新,大力開展班組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活動,轉變傳統的“說教”模式,將每個員工角色轉變為安全管理的主人,主動思考各項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行為,及時規避安全風險;同時利用融媒體等新方式及時警醒全體員工,讓安全事故深入腦海,時刻提醒自己“要安全”。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努力管好安全,最終實現人人會安全,人人懂安全。全面推進班組安全建設工作,促進班組安全建設與專業管理深度融合,切實把各項安全風險控制要求落實到一線,扎實推進班組安全建設,持續開展班組安全自主能力提升活動,不斷提高全員反違章意識,提高班組安全管理能力,確保電站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