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安徽省潛山市林業局,安徽 潛山 246300)
林業是我國產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備經濟價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貫徹的重要依托。林業發展利國利民,其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備受社會的關注。“如何提高林業發展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如何提高營林生產管理的綜合效率和最終成效?”已經成為了相關工作者密切關注的問題。對于現代林業的營造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必須要從實際的培育方法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入手,提高工作的規范性和標準化水平,從而為我國林業的總體發展打好細節性基礎。
現代林業營造方法就是要在現代生產環境和發展環境的條件之下,對于不同種類的樹種、不同條件的土壤、不同環境的氣候進行適應,選擇適應于多種生長條件的培育方法,最大程度上保證造林工作的成功率,減少樹苗的損失率,切實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而營林生產管理就是在林業營造的全過程、多步驟、全方位、各環節進行管理,通過對于樹苗生長情況的監測、對于土壤情況的管理、對于水分的控制等來保證樹苗的實際生長狀況,提高林業營造的綜合成效。現代林業營造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對于提高林業發展的現代性、提高林業綜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要求相關林業工作從業者提高操作規范性和科學性,最大程度上以現代化水平來要求自己,形成更加符合當前時代發展需要的標準。
首先,在理論層面上,對于現代林業營造方法及盈利生產管理進行探討,能夠盡可能地在允許范圍之內進行創新和總結,從而形成經驗的沉淀,更好地指導實際工作。理論研究對于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不言自明,只有在理論上具備高度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才能夠有可能在綜合條件復雜的實際造林過程當中,確保林業發展的質量。另外,當前林業發展的規模較大,已經形成了專門的學科、系統及理論體系。因此,對于該課題進行理論研究和探討,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科內部的理論體系建設,更好地與前沿科技和前沿理論接軌,形成社會服務的最大力量。
其次,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對于現代林業營造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進行綜合探討,能夠為林業的實際發展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和理論指導,幫助林業發展在不同的突發性狀況和復雜條件之中,確定最科學的發展策略,更好地應對各種各樣的環境。能夠幫助林業從業人員具備更加強大的理論武器,幫助他們以科學理念指導實際操作,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操作的規范性和標準性,提升林業發展的綜合效益。
從更加寬泛的范圍來講,對于現代林業營造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研究和探討,能夠為我國產業綜合發展提供支撐。我國的綜合國力是由一系列具備相關性的因子組合而成的,是一個成熟的、完整的體系,林業發展在其中是占據且越來越具備重要性的一個環節,綜合國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托于林業的發展水平。因此進行這項研究不僅有利于林業自身發展,還有利于提高我國整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
分植造林法適合小型林業造林,按照挖穴、栽種、填土3個步驟進行操作。要注意挖掘的范圍是40~60平方厘米,在挖掘后要把坑的底部整理平整,播種時要確保幼苗是向上伸展。為了確保供水,應按樹種確定開挖深度。
冬天時就需要通過帶狀整地、局部整地、整地等方法對造林地區進行整地。待翌年春天,溫度恢復到10℃時,根據設計的行距,將4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植樹穴,按“三埋二踏一提”的原則進行栽植。要保證秧苗的正向延伸,使其根橫向伸展,以保證對水分的吸收。在新疆等干旱地區的造林,到了后期,還需進行人工灌溉。
育種造林法適合大規模的森林綠化,操作相對簡單,只要在播種后任其自然生長就可以了。但對幼林的樹種、林地條件、幼林后期的管理、撫育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說來,以梭梭、核桃、沙拐棗、山杏、櫟類等萌發能力強、適應性強的品種為最佳。
與移栽、嫁接相似,將樹枝分解后移入土壤培養,成本較低且成活率較高,但多應用于具有高度適應性的楊柳。
林業的發展首先與樹種種苗的質量直接相關。種苗的質量與樹苗存活率、樹苗的適應能力、樹苗的適用范圍都密切相關,因此必須要加強種苗基地建設。對于種苗基地的地址選擇、條件參數確定、育種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操作規范性等,都要進行嚴格的管控。并且要根據實際的種苗成活率來進行基地評估,建設更加體系化、專業化的成熟種苗基地,保證種苗的存活率與生長質量同步發展。
要做到營林正確定位、責任制貫徹落實。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傳統的陳舊的觀念已經過時,不重視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理念,已經不符合當前的林業發展節奏。因此必須對營林生產管理工作進行準確的定位,強化從業人員對于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加大資金精力和技術投入,為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另外,必須要落實責任制。要把權責確定到個人。只有這樣才能夠賞罰分明、權責分明,確保了森林經營管理和發展的規范化,同時能夠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要把造林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盡量做到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社會教育等方面的綜合發展,實現一舉多得,提高資源利用率。
林業撫育管理包括幼苗撫育和成林撫育。工作時要注意觀察樹根裸露、樹干傾斜情況,定期松土,避免土壤結塊。要針對不同樹種的實際發育狀況,對成林枝條進行適當的修剪,這樣既能保證其良好的生長狀態,又能改善其對養分的吸收。這就要求相關生產管理人員要提高管理意識,對于樹苗從栽種、成長到后期發展的各個過程、各個環節都要予以重視,從而形成更為全面系統的管理體系,提高林業發展的全周期成效。
林業工作者自身的綜合素養對于林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要強化林業工作者的篩選、考核工作,根據實際工作成效來進行評估并確定賞罰機制。林業工作者要提高自覺水平,主動學習,提高災害預防意識,掌握必要的技術和方法,從而應對各種復雜的條件。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林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業的發展需要各個單位的綜合發力,這不僅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而且需要根據實際營林的多種復雜條件來及時調整方案,是一項對于理論水平和實操水平同樣具備高要求的產業,也因此具備了更加專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前景。相關從業者必須要全面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掌握基本造林方法的基礎之上,在意識形態層面、后期撫育工作層面、管理工作的完善層面等進行完善。從而為林業的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保障,使其為現代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