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華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人們對于建筑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不斷創新建筑設計理念,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應用便是優化建筑設計的重要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應用可以減少建筑施工對于周圍環境的污染破壞,同時充分利用各項能源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綠色建筑設計還需要遵循節能等相關原則,通過合理布局、墻體節能設計等措施來落實綠色建筑理念。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建筑物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建筑設計還需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智能化、以人為本、綠色化是當前建筑設計的重要理念,需要滿足大眾需求,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其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體現,滿足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筑師進行建筑設計需要遵循綠色建設的標準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
過去人們過于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忽略了環境保護等問題,進而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綠色建筑理念的“綠色”并不僅僅代表裝飾綠化層面,更體現了建筑的節水、節能、節地、節材等方面。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并不局限于建筑施工的某一環節,而是貫穿于現代建筑設計建造的全過程,體現了如圖1所示的宜居性、綠色選址、保護環境三個層面。具體來說,宜居性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環境,需要應用無公害的建筑材料等進行建筑施工。綠色選址要求建設之前做好選址調查工作,避開危險區域,從而選擇無毒無害的建設區域。保護環境則要求建筑施工要降低空氣污染、水污染,做好廢棄物的降害處理,嚴格把控容易出現污染的環節。

圖1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體現
當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到當前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不少建筑設計師進行建筑設計方案制定時沒有充分考慮建筑本身特點與外部環境,使得建筑設計的可行性較差。其次,建筑設計人員并沒有根據建筑功能特征進行優化設計,建筑內部的耗能較大,照明系統有待優化。另外,建筑設計者并未清楚分辨綠色設計概念和傳統綠化設計,導致工程建設較為混亂,綠化設計不等同于綠色設計,建筑人員除了要做好建筑物的綠化設計,還要貫徹落實節水、節能等指標,提高建筑物與周圍生態系統的匹配性,優化建筑整體網絡布局。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協調性及全面性原則,舒適性原則,先進性原則以及經濟性原則。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更加注重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建筑設計除了要滿足人們的基本功能需求,還要提高自身的審美價值,貫徹落實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設計者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既要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特點,也要深入了解民風民俗,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因地制宜原則要求制定建筑設計方案前期要進行實地勘察,合理參考調研數據信息,提高建筑設計的科學性。
協調性以及全面性原則要求設計者要嚴格把控全過程,整體設計環節注重落實低碳環保理念。根據前期實地勘察的資料來進行建筑設計的細節優化,創新施工工藝,協調好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適應性。
舒適性原則不僅要求建筑物要結構穩定,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還要盡可能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居住體驗。舒適性原則要求設計人員要全面考慮項目因素,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等來進行設計方案的優化。監測周圍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做好降噪處理,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穩定且舒適的居住體驗。
先進性原則意味著建筑行業必須要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創新應用各類現代化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系統的應用,提高現代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如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建筑行業若想要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必須要積極創新施工工藝的應用,例如智能安防系統的設計與建設,提高建筑物的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智慧化水平。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于建筑施工既要遵循環保性原則,也要通過能源的高效利用體現經濟性原則。建筑設計者進行方案設計需要嚴格把控成本造價,合理應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來實現水、電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減少建筑能耗,滿足當前節能降耗的時代發展要求。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應用能夠促進建筑工程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充分融合,打造更為優質化的建筑項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也是新時代的產物,是新時代對于建筑行業發展要求的體現,積極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實現節能降耗,進一步提高建筑的質量水平。
綠色建筑設計的第一步是進行建筑選址,這也是較為關鍵的一步。若前期選址出現問題,那么后期建筑工程的推進則會受到影響,即使建成也會影響建筑各項功能的發揮。建筑選址需要考慮不同場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光照、通風等條件都是綠色建筑選址所需要考慮的內容。一般來說,依山傍水、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條件是較為理想的建筑選址。同時,建筑選址還要避免建筑本身對于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合理協調空間資源,可以根據周圍生態環境條件進行建筑結構的優化改造,實現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重合,提高建筑設計的質量水平。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還體現在環保材料的選擇,使用環保型建設材料,做好材料的循環利用,規避建筑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例如,可以采取被動式節能與自然材料相結合的建筑設計方式,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用途來打造獨特的建筑風格。選擇絲桿、軌道設計等來充分利用建筑空間,同時也減少建筑材料的用量。裝飾涂漆可以選擇油清漆,該種涂料具有較好的環保性能。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利用像石料、木質材料等較為原生態的自然材料,營造美觀大方的建筑氛圍,協調建筑設計與周圍環境,最大化發揮環保材料的價值。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于實際建筑設計還要注重把握房屋結構設計環節,在房屋結構設計中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優化建筑的采光、通風等條件。房屋結構設計的優化還能實現房屋建筑冬暖夏涼,資源的循環利用,不過對于技術的要求較高。例如,為了體現房屋結構設計的開放性,可以在整體建筑結構設計層面選擇相互連通的公共空間和附屬的較小且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間,體現房屋結構的可變性。
排水系統設計是建筑工程設計的重點內容,如果房屋排水系統設計出現問題,那么生活污水的排放則會受到阻礙,甚至會導致不同類型污水的混合排放,加大了后期污水處理的難度。為了避免污水的二次污染,必須要完善排水系統設計,優化房屋建筑的排水性能,避免二次污染。首先,創新供水方式,提高污水排放的機械化水平。不同廢水分類集中處理,對于一些污染程度并不嚴重的廢水進行二次處理后可以循環利用,節約水資源。過去,傳統的排水設計需要借助輸水管道將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而才能實現污水的處理。如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回收系統和水循環系統的建設水平,在保障排水系統的基礎功能的基礎至上提高了污水傳輸處理的效率,同時也推動回收系統和水循環系統的建設。
隨著世界的開放,不少建筑設計師都在建筑設計中嘗試融入西方建筑設計元素,雖然這種設計方式能夠讓人們體會到異國風情,但是卻可能造成人們崇洋媚外的不健康心理,反而忽視了國內傳統建筑元素的深刻內涵。對此,進行建筑設計除了要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設計理念,還要積極融入當地的人文元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也強調建筑的美感,創新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更能夠提高建筑的欣賞價值,滿足當前人們的審美需求,帶給人們更為優質的生活體驗。
建筑設計環節還要盡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新型節地工藝的應用可以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提升用地的節約性。節地設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周圍環境情況,若周圍存在居民建筑,則還要考慮日照角度。為了確保各層建筑的光照充足性,還要借助軟件平臺科學調整建筑角度,找出有效日照角度,提高建筑設計的科學性。通過模擬軟件的應用來分析室外環境特點,包括風速區間等,然后確定合適的綠植種植區域,改善人們的出行體驗。綠色屋頂設計也是體現節地設計理念的方式之一,選擇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來進行屋頂搭建,發揮屋頂防水功能的同時,也要注重保溫效果,穩定室內溫度。綠色屋頂的設計還要增加綠植種植,幫助室內吸收熱量,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在當前新能源應用中,太陽能是應用較為廣泛的能源類型,具有綠色高效、無污染的特點。由于太陽能具有較高的利用率,所以在當前的房屋建筑中的應用價值較為凸顯。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需要合理應用太陽能,實現光能的轉化,例如提供熱水等,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此外,還要注意把控太陽能的存儲方式,結合環境氣候變化情況調解建筑內部溫度控制效果。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于建筑設計還需要把握建筑的整體性,通過建筑景觀設計來更新建筑設計理念。了解區域的自然環境條件,在道路兩旁種植樹木,既可以提高環境的綠化水平,也能夠帶給人們心情的愉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
綠色建筑理念是在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背景下提出的,在滿足建筑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資源的損耗,真正將節能和環保融為一體,打造優質綠色建筑,滿足現代化發展需求。雖然綠色建筑理念榮譽當前建筑設計中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仍然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