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浦釗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明確,各級政治主官履行本單位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責任人職責,應當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基層政治主官是組教抓教施教的末端落實者、一線實踐者,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把正教育方向、捍衛教育陣地、嚴格教育制度、創新教育方法上來,持續推動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走深走實,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鍛造“三個過硬”基層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
把牢教育“方向盤”。教育是鑄魂育人工作,政治性、方向性都很強,必須聚焦“新時代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怎么搞好教育”這個重大主題,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要求。一是堅持思想引領、政治統領。堅定不移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教育人、武裝人、塑造人,開展“學習強軍思想、建功強軍事業”教育實踐活動,引領官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一切行動聽習主席指揮。二是堅持向戰而行、保證打贏。堅持中心環節融入中心任務,通過改造思想、統一意志、鑄造靈魂,為能打仗、打勝仗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三是堅持賡續血脈、傳承基因。站在強軍事業薪火相傳的政治高度、戰略高度,增強教育的政治本色、傳統底色,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砥礪能打勝仗的戰斗隊,塑造作風優良的子弟兵。四是堅持固本開新、守正創新。堅守本源、勇闖新路,打通制約教育質效的堵點難點,推動教育跟上時代節拍、走進官兵內心。
掌握教育“主動權”。思想教育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去占領。必須強化政治責任、斗爭精神、陣地意識,自覺主動地用好教育組織實施的“橋和船”,把教育搞得更加生動有效。一是搞好課堂教育灌輸。像抓訓練一樣抓教育,強化精準授課教學法的實踐運用,突出黨的二十大精神主線和習近平強軍思想主脈深化理論武裝,堅持用黨內主題教育和年度主題教育統領整合其他教育,增強教育的原則性戰斗性打好意識形態領域主動仗,把官兵緊緊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二是用活傳統教育做法。繼承發揚“傳家寶”,線上線下相融合開展談心交心、讀報用報等活動,與時俱進抓活“六小陣地”“五小活動”、做優“雙四一”“三互”,結合“老五同”推開“新五同”,讓老傳統煥發新活力。三是抓實動中教育工作。堅持化整為零、化繁為簡,突出“快、準、活、實”,主動靠上去、融進去,嵌入每個行動、各個階段,把教育做到一線、落到單裝、深到戰位,讓教育跟著任務走、隨著車輪轉、圍著官兵搞。四是建強政治教員隊伍。廣泛遴選連隊軍官、班長骨干、大學生士兵等壯大政治教員隊伍,對照“三會一好”標準組織經常性培訓幫帶,深入開展崗位練兵比武活動提高素質能力,以教員隊伍的“一子活”帶動教育棋局“滿盤新”。
織密教育“制度網”。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既是剛性約束也是強力保障,對教育質效起著關鍵支撐作用。必須對標對表法規文件,把“依法從嚴”貫穿教育“一個過程”,以制度的硬度加大教育的實度。一是統籌制度。根據上級制訂下發的教育計劃,相同的合并、相近的精簡、空白的補充,樹立“教育課時”觀念,細化完善自主教育和配合活動等內容以及不同層級教育對象,做到定實內容、定細時間、定活方法、定好教員。二是調查制度。采取談心交心、座談交流、調查問卷、網上反饋、臨機觀察等方法,堅持每月至少組織1次思想調查,注重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形成包含思想反映、原因剖析、下步措施的思想調查報告。三是議教制度。通常每月結合單位全面建設形勢分析議教,主要學習上級指示要求,分析單位思想和教育形勢,查找教育突出矛盾問題,明確下步教育重點任務,研究制定提高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具體措施。四是備課制度。充分利用軍委“1+3+7”體系教材和各類輔助教材,以及“好課共享、精品推薦”活動、“學習強軍”APP等優質資源,緊貼單位實際搞好“二次備課”,定期組織試講示教、教案評審,力爭出精品、出好課。五是補課制度。突出大課輔導、精神宣講等重要教育,專門安排補課時間,根據缺課人員不同情況,針對性采取適當形式傳達教育內容和要求,確保教育覆蓋全員。
升級教育“戰法庫”。時代變了,對象變了,教育必須跟著變,敢于鼎新、勇于開新,適應時代新要求、官兵新需求,在創新教育方法模式上下功夫求突破,做到與時代發展同步并進、與官兵思想同頻共振。一是群眾自我式教育。堅持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讓教員由“主講變主持、主演變導演”,讓官兵由“被動聽為主動講”,變教育跳“單人舞”為跳“集體舞”。二是現地感悟式教育。參照“黨史館里講黨課、軍史館里話軍魂”模式,用好駐地革命紀念場館、戰斗遺址和部隊軍史場館等紅色資源,讓教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三是沉浸體驗式教育。堅持官兵自編自導自演,運用先進技術增強教育的場景代入感、受眾體驗感,把單一的“聽”變為多維立體的“悟”。四是英模對話式教育。邀請英模代表、參戰老兵、典型標兵和訓練尖子,采取現場訪談、視頻連線等方式互動交流,用英模典型的先進事跡感召部隊、激勵官兵。五是故事啟發式教育。舉辦“強軍故事會”,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強軍故事,給官兵以思想啟迪、教育啟發、道理啟示。六是熱點辨析式教育。針對重大理論熱點、網上輿情熱點、現實關注熱點,發動官兵亮明立場觀點、展開思想交鋒,讓道理越講越清、真理越辯越明。七是儀式感召式教育。結合重要節日、重大任務、重點時機,舉行升旗、授槍、授裝、出征、凱旋等儀式,組織入伍、入團、入黨宣誓等活動,把教育課堂延伸到儀式活動場地。八是文藝情景式教育。發揮基層業余文藝骨干隊伍作用,運用藝術呈現、舞臺演繹、場景渲染等手段,用富有感染力的短小文藝節目育人化人。九是網絡眾籌式教育。運用強軍網、內部局域網、互聯網等,走開“一人主講、多人輔講、線上互動、多地聯動”的授課路子,推動教育提質增效。十是親情互動式教育。采取茶話會、座談會等形式,邀請官兵親屬現場參加或視頻連線互動,讓官兵在認知和情感層面感悟關心支持,達到穩心定神、添薪加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