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恒
2022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二十大之后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系統部署了2023年的經濟工作,指明了今后的方向。該次會議也是國內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的一次重要經濟工作部署,對于2023年國內宏觀經濟及成品油市場走勢具有關鍵的影響作用。
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2023年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四方面重要信號。
一是定調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二是提出了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五方面的政策優化。三是堅持“六個統籌”的系統觀念。面對困難挑戰,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堅持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穿經濟工作全過程;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及時發現和調整政策執行偏差;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國際循環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既要做好當前工作又要為今后發展做好銜接。四是要圍繞擴大內需抓好恢復和擴大消費、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五項經濟重點工作。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精神看,2023年,國家將以擴大內需作為主要的“穩增長”抓手,通過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居民擴大消費,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會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同時,仍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
2023年,中國經濟大概率呈現穩態中速增長。具體來看,GDP有望實現5.0%~5.5%的增長水平,較2022年增速提高約2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將是全年經濟增速的最高點。消費、投資、凈出口“三駕馬車”,預計貢獻不一。
在明確的經濟高質量增長預期下,2023年,國內成品油需求將確定性地高于2022年。根本原因在于,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全面復工復產,以及居民消費潛力釋放,周期上將呈現二季度好于一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特點。
汽油需求方面,社交管控放松后,商務活動和居民出行逐步活躍。2022年底,乘用車市場回暖將拉動2023年上半年的汽油增量,預計2023年國內汽油需求同比增長4.3%,高于2022年增速15個百分點。
柴油需求方面,國家繼續扶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及“先立后破”能源調控政策下煤炭開發利用反彈,均將拉動工礦企業、物流業等方面柴油的需求。預計2023年,國內柴油需求同比增長0.8%,高于2022年增速1.6個百分點。結合經濟形勢與成品油市場研判,預計2023年全年國內成品油需求量為3.43億噸,達到疫情前(2019年)的正常水平。
針對2023年成品油市場預期向好的局面,建議國內石油生產企業提前做好加工負荷安排,靈活調整生產柴汽比,并做好不同品種成品油的生產節奏安排。建議成品油銷售企業做好成品油庫存資源的優化,搶抓時間窗口,制定科學的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