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曙光
現在很多政府及相關部門會在年初承諾,公布新的一年里要為民辦實事的項目。這些承諾一直很受當地百姓的關注。
應該說,大多數地方政府都能信守承諾,把為民辦實事工程抓細辦實、實打實兌現。但也有少數地方政府,年初承諾得很多,到了年底只兌現了一部分,剩下的往往隨著新一年的到來不了了之。
還有個別地方,把“實事工程”辦成跑了偏、走了味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無形中損害了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力。
“言必信,行必果。”承諾的分量不只體現在公開做出的形式上,更要體現在實踐之中、落實在實際效果上。如果承諾到了年終不能兌現,且不會有人對此負責,那么年初承諾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眼下又到了歲末年初,各地政府部門不妨對前一年的承諾來個大盤點。如果沒有辦妥,就應該查一查是什么原因所致,看一看該誰擔責,想一想有什么值得汲取的教訓,以及如何給當地群眾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只有做到年初有科學的安排,年終有認真的盤點,有明白承諾,更有透明踐諾,才能得到群眾最大限度的信賴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