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1月17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現場響起的陣陣掌聲,是對過去五年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重“實績”、講“實干”、顯“實效”的“成績單”的認可與肯定。
五年,是時間的刻度,是發展的坐標,更是奮進的腳步——高質量立法保障現代化建設,高效能監督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高水平決定體現政治站位、順應人民意愿,高標準服務讓代表工作闊步向前,高定位自身建設不斷夯實履職基礎。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了積極貢獻。
——這是一屆擔使命嶄新貌的履職紀實。五年來,常委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對照新要求明確新思路,對標新部署落實新舉措,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在全國率先編制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及時貫徹落實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協助省委召開人大工作會議并制定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專題調查研究,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體現到今后一個時期的人大工作布局中;堅持把“四個機關”建設作為總抓手,完善運行機制和議事規則,深化作風效能建設,推動人大工作和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這是一條尋規律推改革的實踐之路。五年來,常委會深化對人大工作規律性認識,扎實有力推進人大領域改革,守正創新、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促進條例等15部法規為全國首創,首次聽取審議國有資產管理、防范金融風險工作情況報告、省監委有關工作報告,首次圍繞司法專項工作開展專題詢問,首次編制決定工作年度計劃……一個個“首創”“首次”,讓改革創新成為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這是一份重質效促發展的人大答卷。五年來,常委會綜合運用人大各項法定職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跟黨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緊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緊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緊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充分展現人大工作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有力助推作用、在增進民生福祉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在深化法治江蘇建設中的關鍵支撐作用。
——這是一曲匯民意聚合力的時代“樂章”。五年來,常委會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獨特優越,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地、現實地、生動地體現在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擴展到20個,組織4080人次省人大代表參加調研視察,選舉產生近3萬名縣級人大代表和6.1萬余名鄉級人大代表……人民的聲音被聽見,人民的權益有保障,人民的意愿能落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關鍵時刻,是新一屆人大履行職責的起步之年。繼往開來,起筆開篇,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取得新進步;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上邁出新步伐;就是要緊扣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上作出新成效;就是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上彰顯新作為;就是要把握“四個機關”定位要求,在加強人大自身建設上展現新氣象,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扛起人大使命、擔起人大職責、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