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界政協委員兩會期間為影視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兩會期間,來自影視界的政協委員們積極履職盡責,為中國電影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總編輯王平久帶來了兩份提案,《關于廣泛動員文藝戰線投身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提案》和《關于推進中國電影創新發展的幾點認識的提案》。他建議進一步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動員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鄉村采風創作,動員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公益活動。還建議進一步推進中國電影題材類型多元化,進一步鼓勵中國電影開展創新實踐,進一步營造中國電影良好創作環境與輿論生態。全國政協委員、中影集團黨委書記傅若清提出了《關于加快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發展的提案》。他建議設立國家電影科技創新中心;推進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標準體系建設;促進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的普及應用。第一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甄子丹,根據自己從影多年的心得,建議推動中國動作電影發展,他認為動作電影比較容易感染觀眾,對于講好中國故事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也能讓更多的電影人創造出更多的中國驕傲。全國政協委員、演員張凱麗建議,設置專門委員會防范影視劇“失真”。她提出,廣電、文旅、文聯等部門以追求“藝術真實”為前提,設立專門的委員會,對影視劇進行專業把關、指導,提升作品質量。全國政協委員霍建起,身為電影導演,他的提案是《加強電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發展》,他希望在加強管理的基礎之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為電影拍攝提供更多便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建議完善藝考招生錄取機制,將當下“德藝雙馨”等理念納入考察范圍,了解考生的“從藝初心”,要營造正確的價值導向和輿論導向。《當代電影》雜志社社長皇甫宜川首次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今年他帶來了《關于落實和加強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提案》。《中國銀幕》
政協委員們深入中國影視創作一線,為“由大到強”的電影征程,從各個方面入手,積極提出建議,期待這些建議盡快落到實處,助力中國電影持續高質量發展。
4月影市迎來30部影片上映
今年3月影壇有30余部電影上映,一掃淡季陰霾。4月前有清明節,后有五一檔,也是不少電影片方瞄準的好檔期。盡管今年清明檔只有一天假期,但是4月3日《泰坦尼克號》25周年重映,4月4日《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修復再映,4月5日清明節當天有《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上映,4月7日星期五有《龍馬精神》《燃燒的巴黎圣母院》《絕地追擊》三片同臺競技……4月中旬,《暴風》《愛很美味》《鱷魚萊萊》《稍微想起一些》《深海危機》《灌籃高手》等題材類型各異的影片會跟觀眾見面。4月底更是有《檢察風云》《長空之王》《驚天救援》《人生路不熟》《長沙夜生活》《倒數說愛你》等多部五一檔大片上映。《中國銀幕》
春節檔的喜人成績為中國影壇注入了強心針,3月、4月這兩個傳統電影淡季,也顯得異常繁忙。早早宣布定檔除了給予影壇以信心外,也有助于片方有的放矢地宣傳,便于影院根據觀眾的喜好有節奏地排片,這是中國電影市場邁向正軌的一個標志。
徐克、賈樟柯、薛曉路導演新作已在路上
隨著電影市場回暖,備案新片的數量也如雨后春筍般讓人欣喜。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2023年1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備案數量包括181部故事片、11部動畫片、6部合拍片。其中,中影備案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是徐克繼《龍門飛甲》十二年之后,再次回歸武俠江湖的導演作品;自《江湖兒女》后五年沒有拍攝故事片的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此次備案了《風流一代》,以中國北方小城戀人巧巧和郭斌的分分合合為主線,講述他們與身邊形形色色的基層小人物在新世紀頭20年的人生故事;聯瑞影業備案、薛曉路編劇的現實題材新片《說再見》,講述了女孩小董與流浪狗互相陪伴和救贖的故事。此外,邵藝輝的《愛情神話2》、申奧的《捕魚之放手一搏》以及《雄獅少年2》也已備案,《雄獅少年2》編劇由第一部導演孫海鵬擔任。《中國銀幕》
中國電影大步邁入春天的跡象已從各個方面展露出來,備案的新片亦給了業內和觀眾極大的信心,其中不乏大導演的新作,和成功的原創IP帶來的續作,這些無疑讓觀眾的期待更上一層樓。
星之語
吳京:“我的下一部電影可能是文藝片,將和成龍、劉德華合作。”
——吳京透露新片計劃。
張頌文:“我向來不覺得票房是衡量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電影的路演意義究竟是什么呢?其實我依然不是很懂,可能就是:你盡力了,然后獲得了一點點愿意為電影美言幾句的觀眾吧。那我愿意為它盡力。”
——張頌文回答參加電影路演的意義。
新海誠:“相信中國觀眾在鈴芽這個角色身上,也能找到自己熟識的某種感情和想要追尋的某句話語。希望大家都去電影院看看這部作品。”
——新海誠相信中國觀眾會欣賞《鈴芽之旅》。
范丞丞:“我們三組人講述的故事內容是一樣的,都是年輕人為一個目標在努力。這個故事打動我的更多的是兄弟間的感情,從頭到尾一直貫穿下來。”
——范丞丞為新電影《了不起的夜晚》打CALL。
許魏洲:“大家都很卷!天天搶乒乓球臺,搞車輪戰!”
——許魏洲爆料《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乒乓隊員們誰最卷。
劉燁:“塑造陳望道這樣的人物形似和精氣神很重要,除了減肥16斤,我還努力找尋著自己和角色的契合點,將自己的精氣神融入其中。希望通過我的演繹,讓更多年輕觀眾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感受希望與力量。”
——劉燁談如何塑造陳望道。
沙溢:“上學的時候,我就學的傳統表演,從人物內心出發刻畫人物。后來,觀眾通過《武林外傳》和綜藝節目認識我,只能說當年學得好,基礎打得好。”
——沙溢回應上綜藝沒有影響演技的原因。
數字話
150億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統計,2023年3月19日,2023年年度大盤票房(含預售)破150億。截至19日,2023年度票房前五名分別為《滿江紅》票房45.39億,《流浪地球2》票房40.16億,《熊出沒·伴我“熊芯”》票房14.76億,《無名》票房9.28億,《深海》票房9.14億。
40億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3月12日,《流浪地球2》上映第50天,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大關,成為中國影史第十部票房超40億的電影。
49個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2022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發布。經專家評審,各藝術門類共計49個項目入選。其中,《關于唐醫生的一切》《南來北往》《燦爛燦爛》等11部電視劇、《滿江紅》《深海》等10部電影、4部電視紀錄片、3部電視動畫片、2部網絡視聽項目,共計20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作品入圍名單。
51%
3月,上海電影發布公告,擬收購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影元文化”)51%股權,通過上影元文化在IP及相關衍生領域的業務拓展,提升上海電影在影視產業鏈上的整體競爭力。上影元文化由上影集團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獨家運營眾多動畫IP及真人影視版權,其中包括《中國奇譚》原創動畫IP。
第10部
據《好萊塢報道者》消息,昆汀·塔倫蒂諾第十部,可能也是他宣稱其最后一部電影,名為《影評人》(The Movie Critic)。據悉,這部電影將“以20世紀70年代末的洛杉磯為背景,以女性為主角”,很有可能是講述美國著名女性影評人寶琳·凱爾的故事,寶琳·凱爾被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影評人,文字特點是詼諧、尖銳、一針見血且固執己見。在1967年到1991年間她為《紐約客》(New Yorker)寫作。
面面到
《電影手冊》 英國 4月刊
作為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速度與激情10》即將來襲。三大卡司“光頭強”范·迪塞爾、“海王”杰森·莫瑪以及“驚奇隊長”布麗·拉爾森一起登上《Total Film》雜志封面,為影片宣傳造勢。作為整個系列的完結之作,《速激10》將分為上下兩部上映。近日,《速激10》最新預告片也跟隨其他物料發布,這次近4分鐘的超長內容,誠意十足,一掃之前觀眾的審美疲勞——《速激10》的預告片中,除了群星云集,香車美女,飆車大戰,精彩打斗,更有范·迪塞爾一直堅持的“伐木累”家族和家人。身為制片人和扮演男主角“唐老大”的范·迪塞爾,這次繼續用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進行視覺轟炸。再加上強大的老+新陣容:回歸的影后查理茲·塞隆、動作巨星杰森·斯坦森,以及系列中一眾熟悉的角色,加上新角色“驚長”布麗·拉爾森和“海王”杰森·莫瑪,一線巨星組團轟炸,簡直是令人無法拒絕的“巨星開會”。影片將于2023年5月19日在北美上映,據悉影片已經過審,內地檔期待定。
《時裝》
法國/意大利 春季刊
尼古拉斯·霍爾特近日登上《L’OFFICIEL》,由Jason Hetherington掌鏡,顏值回歸的“尼子”充分展現帶有王子氣質的華美一面。近期他也有新片出街,在喜劇片《雷恩菲爾德》中講述了一個現代版吸血鬼德古拉的故事。尼子飾演的主人公雷恩菲爾德是史上最自戀的老板德古拉飽受折磨的助手,德古拉則是由如今“無債一身輕”的尼古拉斯·凱奇詮釋。雷恩菲爾德被迫為他的主人尋找獵物,并且必須隨叫隨到。已經數百年來對主人唯命是從的雷恩菲爾德決定“改變”彼此之間的關系,畢竟如今已經是崇尚“人權”的文明社會,即便是吸血鬼也得遵循法律。所以他必須想辦法擺脫他和主人之間的依附關系。本片由《明日之戰》《樂高大電影》的導演克里斯·麥凱執導,《行尸走肉》編劇羅伯特·科爾曼創作故事大綱,《瑞克和莫蒂》的萊恩·雷德利編劇,還有奧卡菲娜、本·施瓦茨等參演。雜志中,尼古拉斯·霍爾特表示影片拍攝過程非常有趣,凱奇叔是他合作過最“不受控制”的人之一——他對飾演德古拉充滿了熱情,甚至還特地為此在弗拉德三世的城堡中待了一個晚上,也就是伯蘭史杜克筆下《德古拉》原作小說的靈感來源之地。《雷恩菲爾德》將于4月14日在北美上映。
一家言
電影敘事是一個自洽的系統,不必時時苛求它與“歷史”或“現實”的對應關系。當它關涉某些歷史人物的時候尤其如此,何況,那些歷史人物本身在“歷史”的敘述中就呈現出某種多向性與多義性。——陳曉云-等電影的日子 微博
演員與表演,人格單一的演員連單一的人物也演不了;性格豐富的演員,既可以演千人千面,也可以演千人一面。后者難度其實更大,他要在一類人物身上,讓觀眾領略其性格的不同側面。卓別林、高倉健、周星馳都是這樣的好手。觀眾很難,或者也不需要,將他們所飾演的人物與他們本人等齊劃一。也像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說不清的人,我們只能和他們走近,而不必走進。——賽人微博 微博
中產影視作品在慢慢露出系統化的樣貌,整體社會形態比韓國晚十年,比日本晚二十年進入,老齡化少子化將成下輪熱門題材,但引進版權改編千萬要做好在地化改造,不能像中國人生活在韓國或韓國人生活在中國,必須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譚飛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