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旅游是我國旅游產業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僅關系到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還帶動當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四川省宜賓市珙縣龍茶花海景區為研究對象,對旅游景區發展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借助現代智慧技術賦能景區發展,有力提升景區游客游覽便利化、舒適度、滿意度等方面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龍茶花海景區;智慧化管理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并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我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因此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1]。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振興,對于廣大的鄉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而言,發展旅游產業相比于發展現代工業更具有先天性的優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因此,信息化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級階段[2]。在此背景下,鄉村地區應結合旅游資源優勢,科學制定旅游營銷策略,完善景區相關設施設備,促進景區總體質量提檔升級,讓景區成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目前,珙縣龍茶花海景區存在游客通行時間較長、自身特色亮點不足等問題。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旅游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內外景區都在不斷提升自身品質以吸引游客[3]。珙縣龍茶花海景區如何通過制定營銷策略來吸引更多游客,并同步實現全域資源高效調度和安全管理[4],是其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現實情況,對珙縣龍茶花海景區旅游發展策略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龍茶花海景區介紹
龍茶花海景區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省宜賓市珙縣境內,是珙縣按照“綠色清潔工業城市、山水園林城市、生態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標,大力打造的以茶花為主導的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是一處以精品茶花景觀為載體、以茶花藝術為特色的主題公園,并形成融歷史遺跡、特色風景、文化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文明氣息的旅游觀光圈[5]。景區由宜賓龍茶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和經營管理。
二、龍茶花海景區的發展優勢
(一)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顯著
龍茶花海景區距珙縣縣城5千米,距宜賓市45千米,距“蜀南竹海”35千米,距“興文石海”75千米,與市內各著名景點遙相呼應,在地理空間上形成了景點集群,是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養生、花木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絕佳生態旅游地。
(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當地投資1.2億元,打造花海農莊、山花漫舞等核心游覽區,建設花海滑軌、卡丁車場、滑草場等10個旅游項目,配套發展農家樂和特色民宿5家,定期舉辦茶花文化節、山地自行車騎游比賽、攝影大賽等系列活動,打響了“龍茶花海”旅游品牌。同時,通過宜賓龍茶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多年的精心打造,龍茶花海景區內種植茶花超過400萬平方米,培育出380多個茶花品種,被譽為“世界最大的茶花主題花園”“四川省十大最美花卉觀賞地”“宜賓市十佳生態旅游基地”,是繼“蜀南竹海”“興文石海”后的蜀南第三海。先后有前國際茶花協會主席格利高里·戴維斯、省市領導等重要人士前往此地考察調研,在市內外具有良好的口碑,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三)當地政府、村民共同支持發展
龍茶花海景區位于珙縣巡場鎮龍塘村,得益于政府發展特色茶花產業思路,整合投入資金3.5億元,以茶花為主導產業,擇優選址巡場鎮三合村等區域,動員當地農戶采取土地流轉等方式,集中連片開發貧瘠荒山,從而推進林業資源綜合開發工作,將潛在的茶花優勢資源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據了解,村里參與茶花種植農戶達438戶,年銷售茶花收入超過500萬元。
三、龍茶花海景區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客觀環境上的問題
1.出行通行時間較長,游玩時間較短
囿于西部地區地理地貌限制,雖然龍茶花海與縣城、市區、市內其他景點直線距離不長,但山區交通線路較為彎曲,旅游者前來旅游及企業對外開展經營性業務耗時較長。并且游客到龍茶花海游玩,仍以觀光為主,但是景區內可供選擇的產品內容和范圍較小,游客平均游玩時間不足3小時。
2.景區種植品種單一,自身特色亮點不足
一方面得益于西部地區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和縣域溫度濕度,景區適宜開展茶花等花卉植物種植,能夠得到較好的種植效果;另一方面,這也為景區種植其他名貴花卉帶來了限制,無法在沒有建設其他附屬設施的條件下種植其他不適應當地環境的植物,近年來雖然引進了櫻花、海棠、杜鵑等品種,但總的來說,景區花卉植物缺乏多樣性。盡管花海構成了獨具震撼力的景觀,給游客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但單一的品種也容易引起審美疲勞,且茶花花期較短,花卉最佳觀賞期為3—5月,景區總體閑置期較長。同時,宜賓市以花卉觀光的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眾多,如長寧蜀南花海、屏山玫鱗花溪園區(玫瑰莊園)、敘州區玉龍彩山花海、翠屏區金蘭花谷千畝花海等,其發展都大同小異。特別是以長寧蜀南花海為首的景區,種植品種眾多,屬四季花海,打造了婚紗攝影基地,吸引了大量新人前往拍照、打卡,得到了游客的認可。相比之下,同樣以花海為賣點的龍茶花海就顯得特色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3.發展時間較短,景區知名度不高
就本市而言,相較于宜賓市“蜀南竹海”“興文石海”等老牌知名景區,龍茶花海是近年來在政府支持下才開發起來,于2019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區整體開發時間較短,受資金短缺、專業管理人才缺乏等影響,景區在對外宣傳方面力度不足,前來游玩的多為宜賓市及其周邊的游客,對外地游客吸引力不強。
(二)信息科技上的問題
1.景區智能化程度較差
由于缺乏智能設備實施,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無法及時獲得所需信息及相關幫助,導致游客旅游滿意度與舒適度較低。如:景區內景點介紹智能化不夠,現在很多地方實行網上智能導游,掃碼即可獲得該景區的詳細介紹,但是在龍茶花海景區內沒有很好地運用;園區內停車位有限,特別是在賞花黃金期,車輛眾多,游客不能夠快速掌握到停車位空缺信息。
2.景區安全保障性較低
旅游景區的首要任務是保障景區內人員和財產的安全。旅游者在旅行過程中面臨著自身、環境等多種不安全因素,特別是在黃金旅游時間段,游客眾多,但是景區僅僅通過線上線下門票出售情況來分析旅游人數趨勢和景區收益情況,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準確性不高,無法高效實現人、車、物等同步安全監管。同時,由于景區溫度信息、濕度信息、風速信息、火災信息、客流圖像信息等重要實時信息無法有效采集,景區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掌握景區災害預警。
四、龍茶花海優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景區除了客觀上的問題需要給予高度重視以外,整個景區的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程度較低,使得游客無法獲得良好的體驗,不利于更好地吸引游客重游,難以形成更好的口碑效應。因此,應該注重從信息化層面出發,對景區進行升級優化。
(一)加強信息交互的數字化
信息交互數字化策略在智慧景區公共產品設計中的運用在于,游客接收信息不僅僅是通過龍茶花海景區內的靜態視覺標識或景區導游的口頭描述,而是通過人機交互平臺滿足游客各種體驗的公共產品服務設施[6]。這樣既能滿足游客的感官體驗,又能滿足游客的行為體驗和情感體驗。因此,龍茶花海景區可以運用信息互動數字化策略,設立入園紅外掃碼、景區電子自助導覽、景區監控等智慧運營管理系統,通過電子二維碼、人臉識別等形式快速過閘機,既能縮短游客排隊時間,減少檢票工作人員的壓力,又能降低人力成本,便于實現游客快速入園、快速了解各景點基本情況,同時為景區管理人員提供各個主要通道客流分析、森林火情全域監看等服務功能。
加強龍茶花海信息交互的數字化,不但能夠保證游客第一時間了解所處景點的基本情況,而且能夠減少景區工作人員人工巡邏的勞動強度,降低人工統計數據的誤差,縮短信息傳遞的時間,使景區管理者能夠及時、準確地調整景區、景點運營管理策略。
(二)加強互動模式的多樣化
目前,龍茶花海景區和游客的關系是不對等的,而且在旅游業中游客往往是弱勢群體。隨著旅游景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游客對景區的感知可以逐漸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游客的地位逐漸得到提升[7]。在這個環節中,游客的個性也得到了徹底的釋放。具體來說,這體現在景區與游客的互動模式上,具有高度的創新性和多樣性。此外,景區公共服務設施終端和游客個人便捷設備終端應逐步成為旅游資源傳播的主要渠道。龍茶花海景區應加強促進景區產品服務體系與信息需求的結合、游客與景區的互動,建立龍茶花海智慧旅游指揮中心,在為游客提供優質旅游服務方面插上“智慧”的翅膀。同時,可以根據景區特點,對景區基礎設施進行升級,建立網紅玻璃滑道、游樂園場所、休閑場所等,滿足不同游客群體消費體驗需求,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打卡。在景區內可以嘗試建立愛情角,與婚紗攝影店合作,吸引更多新人前來拍照攝影,擴大景區知名度。
(三)加強旅游體驗的智能化
隨著全球經濟的加速發展,全球旅游業逐漸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旅游業逐漸改變傳統方式,向多元化、便利化方向發展。目前,多數游客希望通過全過程、全方位地感知景點內容,越來越多的游客偏向選擇自駕出行或者組團駕車出行,讓自己能夠自由把握旅途的節奏,而景區的住宿、飲食、停車等方面的便利化成為游客關注的重點。因此,龍茶花海景區可以建設公共服務智慧停車場擴增項目,提高自駕出行游客的停車便利性。目前,龍茶花海景區的停車位置主要集中在山腳處的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車位的信息主要通過游客購票檢票時自行了解、景區工作人員傳呼機傳遞等傳統方式進行交互,無法為大規模自駕游游客高效提供停車信息。因此,龍茶花海景區可以建立智慧運營管理系統,包含停車位智慧管理等子系統,讓游客能夠快速掌握到停車位信息。這樣不僅能為游客提供高品質的旅游環境,還能為游客提供便利化的公共服務。
同時,為了解決龍茶花海景區所受到的交通時間、茶花花期、時代背景等影響,可以依托微信公眾號、抖音直播間、微博等大型線上平臺,開設龍茶花海“云旅游”專題欄目。通過龍茶花海“云旅游”方式,可以讓全國甚至全球游客“線上瀏覽”便可知曉龍茶花海景區,從而擺脫當前龍茶花海景區線下旅游群體主要集中于市縣兩級、茶花花期無法高效展示等困境,使傳統的“門票經濟”向“線上流量”轉變,吸引更多游客關注龍茶花海景區。除此之外,還可以同步設立“網上購”功能模塊,使線上游客在“云旅游”中了解景區地理地貌、自然資源、文化歷史等信息后,增強游客的購買相關商品的動機。借此機會,龍茶花海景區可以推出茶花飲品、保健品、美容美顏產品、手工藝品等延伸產品,拓展景區銷售產品鏈條。
五、結語
龍茶花海景區的旅游資源豐富,特點鮮明突出,旅游建設基礎條件較好。珙縣龍茶花海景區應該在增添花卉植物種類及通過多種方式擴大宣傳推廣的基礎上,加強實現景區全域信息交互的數字化、互動模式的多樣化和旅游體驗的智能化,將數字管理與景區發展緊密融合,統籌抓好景區特色發展和安全管理,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化、舒適化服務,不斷提升游客在景區旅游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促進景區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成哲.鄉村振興戰略與法制服務保障[C]//第十三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論文集.太原:山西省法學會,2018:583-591.
[2]喬向杰.智慧旅游賦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J].旅游學刊,2022(2):10-12.
[3]晏瀾菲.龍茶花海:來了就不想離開[N].新農村商報,2011-02-16(A6).
[4]祝蚊悅,周欣鈺,陶俊潔,等.宜賓城市IP與哪吒文旅融合一體化發展研究[J].大陸橋視野,2023(11):51-53.
[5]劉潤鑫,張思睿,鄭昊.基于智慧旅游平臺的傳統景區改造:以金山嶺長城景區為例[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1):82-85.
[6]趙雅萍,劉洋.基于新生代消費特征的吉林省文化數字化發展策略[J].產業創新研究,2023(11):34-36.
[7]張琳,單雅雯,祁瀟瀟,等.基于游客間互動視角的小眾景區旅游體驗研究:以遼寧省大連市外籍游客為例[J].旅游研究,2022(2):1-15.
作者簡介:
馬立姍,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