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1.固定上下床時間,養成睡眠節律? 睡眠節律,可以理解成“生物鐘”。每日堅持同樣的上、下床時間,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自己的生物鐘。建議失眠者23點左右上床,早上6點左右下床,待失眠改善2周后,再逐漸延長睡眠時間。一般每周可延長15分鐘,直至達到理想的睡眠時長。
2.增加睡眠動力,睡前不做無關的事情? 睡眠動力,也稱睡眠壓力。保持清醒的時間越長,睡眠動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也會越深。失眠者可嘗試無論晚上睡眠質量好壞,白天盡量不補覺也不午睡。同時,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如看手機、電視。在白天保持適量運動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如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2小時進行。
3.常做放松訓練,改善身心焦慮? 睡前軀體或心理的緊張,會導致失眠。可以嘗試“正念呼吸”等放松方法:選一個舒適的姿勢,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身心將得到放松,有助于睡眠。
處方:影響睡眠的褪黑素分泌會受到外界光線和環境亮度的影響。因此,白天要多到戶外曬曬太陽,夜晚入睡時光線盡量暗下來。比如,晚上使用遮光窗簾遮擋戶外光線;調整床的位置,避免室外光直接照在臉上;必要時戴眼罩、耳塞;睡前少喝水,以免起夜影響睡眠質量。
處方:打呼嚕的人,盡量側睡,避免仰睡,同時要減重、戒煙、戒酒;如果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要及早干預治療;晚餐早點吃,避免吃太飽;睡前適度泡腳,讓雙腳暖起來;臥室里不要放過于芳香的花草。
如上述方法嘗試過都無效,要及時到身心醫學科或睡眠醫學中心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