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民
本屆全英賽開賽第三天就爆出一個大冷:世界排名第一、近年來獨霸天下的安賽龍居然被名不見經傳的馬來西亞小將黃智勇(世界排名第28位)淘汰出局。說實話,這屆全英男單冠軍,筆者也早早的心有所屬,覺得基本不會出“龍王”左右,所以根本就沒關注前幾輪的男單比賽,而是集中精力在形勢最為撲朔迷離的男雙比賽中。可是“龍王”在“小世錦賽”上翻車的消息著實具有煽動性,筆者不得不把關注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男單上,好奇而又仔細地回看了比賽全過程,得出的答案是:安賽龍輸的不冤枉,但事出有因;黃智勇勝的不離奇,但要真正降服“龍王”尚需努力。
自去年在世界羽聯巡回賽總決賽上奈良岡功大以“控網高壓”打法成功限制安賽龍以后,這一“擒龍戰術”似乎有了“傳染”效應。既然連偏防守性拉吊打法的人都可以用進攻性打法限制安賽龍,那具備一定攻擊力的選手更應該采用這類打法來對付安賽龍,所以,黃智勇成為了繼昆拉武特之后又一位成功“屠龍”的年輕小將。
從比賽全程來看,黃智勇明顯吸取了“奈”和“昆”的屠龍經驗,全程采用控網下壓打法,敢于重復斗網前,果斷快速抓突擊,充分體現了“以我為主、先發制人”的戰術思想,有效限制了安賽龍的技能發揮。
如圖1-1所示,安賽龍(綠衣)在正手網前放網。黃智勇(白衣)堅持控網策略,反手重復放網(圖1-5)。安賽龍再次上網,習慣性正手挑直線(圖1-9),安賽龍的控底線打法決定了網前處理技術大概率是推和挑。此時,黃智勇快速后撤起跳,果斷發起進攻,頭頂殺中路追身(圖1-14)。安賽龍接殺反手擋直線,出球弧度偏高(圖1-17)。黃智勇抓住戰機,迅速上網封殺(圖1-19),緊接著兩次追殺(圖1-21),直接把球摁在了地板上。


圖1 黃智勇承襲前人成功經驗,采取積極的先發制人進攻戰術
通過觀察比賽全景圖可知,黃智勇的賽前準備相當充分,“搶網高壓”策略貫徹始終,即使到了第三局21比21的關鍵分仍然毫不手軟,連續發動進攻。
如圖2-1所示,黃智勇在左場區發網前小球,安賽龍接發反手推彈對角(圖2-5)。盡管攻擊點不是最佳,黃智勇仍然貫徹“高壓”策略,頭頂劈吊對角(圖2-8)。安賽龍接吊放網,黃智勇迅速上網,堅持控網前,正手搶放網(圖2-13)。安賽龍習慣性控底線,反手推彈對角底線(圖2-17)。黃智勇急速轉身后撤并高高躍起,再次發動攻擊,頭頂劈吊直線(圖2-20),落點極其刁鉆,安賽龍鞭長莫及,只能望球興嘆了(圖2-24)。


圖2 黃智勇從發接發開始,自始至終貫徹搶網高壓戰術策略
戰術正確,但沒有技術保障,要實現“屠龍”也是萬萬不行的。黃智勇的控網突擊技術恰恰有過人之處,控網后的轉身后撤移動步法輕盈迅捷,有點“凌波微步”的味道,身手極快,落點刁鉆,殺傷力很大。這一技術特長在屠龍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如圖3-1所示,黃智勇在正手網前搶搓近網。安賽龍上網后習慣性挑底線(圖3-4),黃智勇隨即完成了一個“轉跳”一體步法,即轉身與跳步合二為一,省略了“墊步”或“并步”的連接步,使得整個轉身后撤步法更加簡潔快速,大大縮減了對手的防守準備時和預判空間,防守難度自然成倍增加。
如圖3-9所示,黃智勇高高躍起準備發動進攻。此時處在防守狀態的安賽龍老老實實地站在中心位置,毫無防守傾向性準備。等黃智勇的頭頂直線殺球出手時,安賽龍才做出傾向性反應(圖3-10),但為時已晚,又是一個鞭長莫及、望球興嘆(圖3-12)。


圖3 黃智勇的特長之搶搓近網抓推挑,突擊速度很快
圖4是黃智勇擋放遠網以后的突擊步法,同樣也是快如閃電。相對于搶搓近網后撤步法,放遠網后的站位離球網較遠,因而后撤距離相對縮短,完成突擊步法的時間更少、速度更快、威脅更大。
如圖4-1所示,黃智勇在右側網前反手放遠網,安賽龍又是習慣性控制底線,反手推對角(圖4-5)。此時,黃智勇已經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好了突擊準備。請注意,與上圖3-3搶近網后發動進攻的起始位置比較,圖4-5的起始位置明顯靠后,因而能夠更加快捷地完成后撤突擊步法。果不其然,如圖4-10顯示,黃智勇的頭頂殺直線已經出手,安賽龍尚未見有傾向性反應動作,相對于圖3-10的防守反應又慢了一拍。結果可想而知,安賽龍再一次眼睜睜看著球落地而愛莫能助。


圖4 黃智勇的特長之擋放遠網抓推突擊速度極快
黃智勇戰術準備的基本脈絡是:前半場控網做球,中后場突擊進攻。在這場比賽中,黃智勇除了進攻得分外,在控網過程中,利用安賽龍網前技術的瑕疵,采用撲、勾技術直接得分也不少,為成功“屠龍”起到了積極的助攻作用。
如圖5-1所示,黃智勇在網前左區發網前小球,質量一般。安賽龍接發正手高點搶放,按理說,這種高點搶放非常簡單且容易取得主動(圖5-4),可鬼使神差,安賽龍居然放“毛”了,出球弧度高得離奇(圖5-6)。緊盯網前的黃智勇當然不會放過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迅速上網撲殺,結果球應聲落地,直接得分。


再如圖6-1,安賽龍在左區網前反手放網,質量一般。黃智勇上網后發現安賽龍有后撤抓進攻之意,按常規來講,圖6-5的擊球點已接近球網的下沿,挑球概率是比較高的,因而安賽龍做好后撤進攻準備也是合情合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黃智勇正好利用了這種常規心理,你想我挑球,我偏偏改頭換面、另辟蹊徑。就在安賽龍身體重心后移的一剎那,黃智勇突然改變手法,手腕一抖,正手勾對角,球沿著對角線貼網而過(圖6-7),非常漂亮的一招將計就計,直接把安賽龍騙到了溝里。


圖6 黃智勇抓住安賽龍網前弱點,正手勾對角得分
無謂失誤也就是通常說的“非受迫性失誤”,比賽中出現無謂失誤是正常現象,幾乎每個運動員每場比賽都不可避免,區別只是數量的多少。像安賽龍這種水準的運動員,區別于其他眾多進攻性選手的顯著特征是“技術穩定性”,就是說不僅進攻能力強,技術穩定性還很高,無謂失誤明顯少。這實際上等于魚和熊掌兼得,是非常難得的。據筆者對安賽龍的研究,“龍王”的無謂失誤每局在3至5個之間,是正常水平,6個以上就有點偏多,而這場比賽,安賽龍輸掉的第一局和第三局,無謂失誤多到什么程度?請看圖表。

雙方運動員得失分比較
圖表顯示,安賽龍在第一局和第三局的無謂失誤分別高達11分,比正常水平的翻倍還高,所以稱之為“離譜”。究竟是何原因很難揣摩,反正從比賽畫面上看不出任何異常。從賽后采訪看,安賽龍坦言自己非常重視全英賽,賽前做了認真充足的準備,但在比賽中還是犯了很多錯誤。他所說的“錯誤”,其中就包括離譜的無謂失誤,而且很多是進攻性主動失誤,傷害性太大。

圖7 安賽龍的頭頂封殺失誤
如圖7-1所示,黃智勇在半場反手快推對角,因為出球弧度較低平,而安賽龍正好站在中心位置(圖7-3),所以等于是白送安賽龍頭頂封殺得分機會。圖7-4顯示,安賽龍毫不猶豫地舉拍封殺,結果封殺下網,直接送對手一分。這種錯誤,基本上是用力過猛所致。
圖8是更加不可原諒的失誤。圖8-1所示,安賽龍控制底線后,黃智勇正手彈拉高球,出球不到位。圖8-4顯示,安賽龍在后發球線之前就拿到了攻擊點,這種位置的攻擊,無論是點殺、劈殺還是重殺,對于安賽龍來講都是輕車熟路,得分概率自然很高。可結果是安賽龍頭頂點殺對角出界,不得分反送分。當然,從圖8-8的畫面看,安賽龍的點殺威脅還是很大的,對手即便是魚躍救球,離觸碰到球還有不少距離,安賽龍的殺球落點只要稍稍偏里一點,得分是百分之百的把握。

圖8 安賽龍的頭頂殺對角失誤
最后,從比賽全程看,安賽龍在賽后采訪中所提到的“錯誤”也有“運氣”的成分。在第一局和第三局比賽中,安賽龍一共出現4次如圖9所示的底線球界內界外判斷猶豫,且4次判斷全錯并導致直接失分,這在平常比賽中也是小概率事件。而這種運氣成分對比賽全局構成致命影響的當屬第三局20比19安賽龍領先時,如果判斷正確是界外球,那安賽龍就幸運過關,成功晉級16強。可天佑黃智勇,安賽龍的判斷再次出錯,然后擊球下網,直接送對手一分。
如圖9-1所示,競爭已達白熱化程度,安賽龍20比19領先一分。此時黃智勇反手彈拉被動高球,其實是對安賽龍有利的局面,從圖9-4的場面看,安賽龍可以有N多種技術處理選擇,可他偏偏選擇放棄,以為勝券在握。結果老天偏心,恰恰是界內球,等安賽龍發覺情況不對時,已經失去了擊球的時空優勢,于是匆匆忙忙“撈球”(圖9-9),最后擊球下網,直接葬送了寶貴的賽點。

圖9 安賽龍判斷底線球界內界外錯誤導致擊球下網失分
上述4次判斷失誤已屬倒霉,然而這場比賽中安賽龍的“霉運”遠不止此。如圖10-1所示,安賽龍在正手網前搶放,黃智勇上網后反手重復放網(圖10-4),質量稍有瑕疵。為了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戰機,安賽龍果斷撲上網,快速撥撲來球(圖10-6)。這本是大概率的得分球,蹊蹺的是安賽龍的撲球蹭到網上沿,球改變了飛行線路,且球速大大損耗,以至于給了對手反擊的時間和空間。只見黃智勇非常冷靜地回轉身,正手反抽直線(圖10-9)。此時安賽龍的身體重心還在網前,球卻已經飛到了中后場,毫無辦法,只能繳械投降(圖10-12)。

圖10 安賽龍的球運極差:跳撲不成反被殺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安賽龍之所以在全英賽敗走麥城,既有對手準備充分、打法針對性強之外因,也有自身失誤多、運氣差之內因,但即便在無謂失誤超過正常水平一倍以上的不利情況下,第三局甚至出現8比13落后的局面,安賽龍仍能穩住戰局,絕地反擊并反超比分,以20比19率先獲得賽點,其強大的競技實力仍然是客觀存在的。至于本場比賽中所暴露的諸多錯誤,相信像安賽龍這種水準的運動員,通過錄像復盤,很快就能找到原因和糾正策略。
最后,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現年29歲的安賽龍正處在競技水平的巔峰,自然成為眾矢之的而被所有競爭對手研究和圍獵。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安賽龍顯然在明處,而且正在遭遇各種打法、各種年齡段對手的暗箭沖擊。從去年年底的總決賽奈良岡功大成功限制安賽龍開始,到今年初印度公開賽昆拉武特生擒安賽龍,再到這次全英賽黃智勇扳倒安賽龍,說明對付安賽龍的打法策略似乎已經趨于明朗,顛覆龍王的星星之火開始萌芽,且初顯接力棒傳遞之跡象。可以預見,越往后,安賽龍的路越難走。仗劍走天涯的龍王是否能夠順利走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盡頭?就此留個包袱,請球迷朋友發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