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蛾
3月5日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誕辰紀念日。1898年,那是一個舊世紀正在走向消亡,新世界還在痛苦地孕育著的年份。這一年,周恩來降生了。“恩斯勤斯,來者可追,是為恩來!”
童年時期的周恩來,很幸運地得到了三位“母親”不同的愛護。他的生母萬氏做事干練、性格爽朗,教會了他辦事公道、以誠待人。后來他被過繼給叔父,叔母陳氏出身書香門第,能吟詩作畫,教會他適時而動、低調隱忍。陳氏請了一位農婦蔣江氏給他當乳母,不僅教會了他種菜,更讓他懂得了勤儉持家。三位“母親”的教誨,滋養著他的精神世界,培育著他的人格力量,引導著他在未來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幼年時的周恩來早早地開始了他輾轉求學的經歷,這也讓他看到了國家貧窮積弱給人民帶來的苦難。12歲,他北上去奉天求學,因為南方口音,被同學們嘲笑為“小蠻子”,可是他不卑不亢。當先生問他“你為什么來讀書”時,他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先生遂賜字“翔宇”,愿他如大鵬展翅,搏風擊雨,遨游宇宙,報效國家。
如先生所愿,周恩來一生勤奮工作、嚴于律己、關心群眾,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其勤勉的作風、開闊的胸襟、向上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
時至今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時代之音穿越歷史,聲猶在耳。在其精神的感召下,電影《童年周恩來》應運而生,旨在為當代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填補了大銀幕上關于周總理童年時期的內容的空白。
本片藝術指導徐耿說:“從小,周總理就是我崇拜的偶像,能參與本片的創作,我很榮幸,我希望孩子們能從周總理童年背影中看到最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