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畢發賢 王瓊
基礎教育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在中小學校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工作,是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確保教育事業堅定發展正確方向的根本保障。
去年以來,各試點學校都著力健全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逐漸形成將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
明確職責? 堡壘生根
“我深感努力的方向更明確,身后的組織更堅實,全校教職工更有干勁?!蔽錆h市第四十五中學校長張紅軍道出了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最深刻的感受。
圍繞試點工作,四十五中建立了書記和校長日常工作隨時溝通、重要事項提前溝通、會議之前及時溝通的定期溝通制度。校黨總支書記曹瓊琳介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政分工合作、高質量協調運行,是我校試點工作推進的關鍵?!?/p>
普特融合辦學的武漢市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為了有效促進學校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讓黨的領導落細、落實,任命管理經驗豐富的副校長為專職副書記,協助書記抓好學校黨建工作。
除了明確職責,各試點學校優化黨組織設置,推進管黨治黨與辦學治校有機結合、深度融合,將黨組織建在教書育人的最前沿。
荊門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將原隸屬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管理的學校黨組織全部調整為隸屬教育部門黨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黨組織班子成員聯系年級、教研組、處室制度,以及黨員聯系黨外代表人士制度,確保黨的全面領導。
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黨委指導全區86所中小學、幼兒園,10家二級單位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把黨支部建在學科組、年級組,著力做好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學科課堂進行思政育人,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武昌區還積極推進黨建帶群建,將群團工作納入學校黨建規劃、教育督導和績效考核,將黨團隊課程一體化設計。
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學校黨委—學科黨支部—年級黨小組”三級聯動,構建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縱向貫通的三級黨組織工作體系。學校黨委書記高洪琳表示:“通過把黨支部建在學科組上,黨小組建在年級上,不僅實現黨組織工作的全覆蓋,還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德育、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
議事決策? 健全機制
“能否動用大額資金為學生們購置全新的課桌椅?”2022年12月5日下午,一次“因緊急,黨組織書記同意后列入議題”的議事會議在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舉行,重點商討年底為學生們購置課桌椅事宜。
會議上,全體黨委委員出謀劃策,最終全票通過購買事項。緊接著,學校校長主持召開行政會議,對黨委會就該事項形成的決議進行部署實施。
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黨委書記胡芳表示:“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組織要做到領導但不掣肘、支持但不放任、保障但不兜底,校長負責的行政管理要做到執行但不依賴、自主但不專斷、創新但不逾矩。只有這樣,黨政才能分工不分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運行。”
這是試點學校健全完善議事決策機制的生動寫照。
武漢市硚口區建樂村小學按照學校事項的性質,將相關事項分為涉及教師利益事項、日常管理具體事項、學校發展重大事項,對三類事項采取不同的決策方式:第一類事項由教職工大會集體決策;第二類事項由校長辦公會決策;第三類事項由黨組織集體決策。建樂村小學黨支部書記王高敬感觸頗深地說:“全新的機制確保黨政思想一致、步調一致,避免了黨政意見不合,干部左右為難的現象,為順利推進工作奠定了基礎?!?/p>
除了明確需提交黨組織會議研究決定的學校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確??茖W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很多試點學校也將關系師生學習生活的大小事納入議事范疇。
“中學生正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食堂的飯菜并非小事?!痹谖錆h市第四十五中學的黨總支會議上,學生的飯菜成為大家討論的議題。最終,校黨總支決定,下發一份115道菜的“超全菜單”給學生們“點菜”,同時組織家長走進食堂試吃,最終給學生制定了每天不重樣的營養餐點。
“群眾的事無小事,黨組織的領導不僅有力度、有保障,還有溫度?!毙iL張紅軍感慨地說。
有的放矢? 創新發展
各試點學校在落實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轉變外,還邊試點、邊研究、邊深化,拓寬思路、創新方法、破解難題,根據自身特點,有的放矢地在黨組織領導下解決學校發展的痛點、難點、發展點。
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黨委立足職校特色,黨建工作以著力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以提升黨建引領業務工作實效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校黨委創新“架橋鋪路”黨建思路與舉措,與高職院校、教科院、企業、街道社區、兩新組織等黨組織簽訂不同類型、不同共建內容的《黨建聯盟協議書》,在高校、機關、企業、轄區、民辦機構之間搭建“連心橋”,資源共享、文明共建、治理共籌,既夯實了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創新和豐富了“大黨建”格局。
武漢市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服務對象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各類殘疾兒童和轄區內適齡兒童,學校有特殊教育學生133名,需送教上門的學生45名,隨班就讀學生75名。該校在江夏區教育局黨委提出的“三同”黨建品牌創建基礎上,孕育出了特校自己的黨建品牌——“為愛而生”。學校更新融合教育理念,發揮資源優勢,同步加強特殊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激發黨組織和黨員教師活力,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荊門一中以“品正”文化為引領,致力于建設風清氣正的陽光校園。學校在黨建引領下努力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成立陽光志愿者協會,3000多名師生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深入社區做義工,足跡遍及中心城區61個社區;同時向黨員干部傳遞正直清廉正能量,學校以清廉長廊、廉政教育活動室為陣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動;還向學生傳遞家國情懷正能量,將湖北和荊門的歷史名人及事跡上墻,引導學生愛黨愛國。
營造氛圍? 厚植理念
黨員先鋒示范崗、黨建知識長廊、黨群活動室……走進黃岡市紅安縣龍泉小學,濃厚的黨建氛圍撲面而來。龍泉小學將立德樹人貫穿于發展和育人的全過程,以“由外到內、浸潤陶冶”的方式,凝練出“和雅宣言”與“和雅銘文”的辦學理念和育人思想。在校園內,隨處可見“跟著課本識英雄,跟著英雄學黨史”“紅安將軍文化”等紅色知識普及內容,將黨史學習教育引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師生隨時隨地接受紅色文化洗禮。
武漢市光谷第十小學作為一所委托管理制學校,在建設過程中,黨支部致力于奏好“和諧穩定、融合發展”主旋律,從黨政班子“一間辦公室”的空間融合,到思想融合、情感融合、文化融合。不僅如此,學校還按照“六有”標準,規范建設黨員活動室,聯合工會打造習近平總書記讀書墻,將“紅色陣地”提檔升級。
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園內也隨處可見黨建文化。校園宣傳欄中集中展示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還打造了一個黨建文化長廊,設置了“同心、同德、同進”“為愛而生”“黨員風采”“黨務政務公開”等6個板塊,供廣大師生學習了解。
學校將“為愛而生”黨建品牌展示融入“星火燎原”等紅色元素。將《星火燎原》作為師生共同讀本,對照書中的故事將學校菜園、食堂、球館、圖書室分別更名為“三寸園”“五味堂”“七星坊”“九書屋”,賦予校內建筑新的內涵,以紅色文化浸潤人心。
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注重融合教育資源來打造黨建文化陣地。在校園內以“弘美黨建,清廉二小”為主題的宣傳專欄分為“黨建之光”“主題實踐”“廉政文化”“清風校園”四個版塊,其中將“誦清明之語”“揚清凈之風”“唱清新之歌”“書清正之魂”等創建活動一一呈現。學校國學堂則以“真善美”為綱,以“仁義禮智信”為線,將傳統文化中的清廉文化精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