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在鄉村游持續走熱、亮點頻現的同時,仍暴露出不少問題:有些地區鄉村旅游開發缺乏整體性、生動性,人工雕琢痕跡明顯,鄉村特有風格流失;有些地區產品單一,只是“爬爬山、賞賞花、吃吃飯”,缺少伴生、衍生產品;還有些地區照搬照抄、毫無新意,景區信譽度下降,游客流失率上升……對此,您如何看?“千村一面”又應如何破解?
是懶作為亂作為的表現
根源在于懶政怠政
鄉村旅游“千村一面”,根源在于懶政怠政。規劃設計不實。一些干部追求“顯績”,迫切想要有看點、出亮點,在制定鄉村旅游規劃時調研不夠、論證不全,規劃設計缺乏整體性生動性,導致打造的看點沒“看頭”更沒“搞頭”。特色挖掘不夠。實施鄉村旅游項目盲目跟風,沒有深挖本土文化,缺乏本土特色和辨識度,留不住游客、掙不來口碑。治理能力不足。對鄉村旅游發展研究、謀劃不夠,在推進落實上沒思路、缺方法,思維方式、能力水平不能滿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求。? ? ? ? (遠安 李博文)
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
鄉村旅游“千村一面”,根子里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暴露出的是少數干部沒有沉下身子、耐著性子深入調查研究,脫離群眾、脫離基層、脫離實際搞發展。避免鄉村旅游“千村一面”,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從農戶、鄉村、產業特點著手,依托不同自然資源及歷史人文稟賦,融入采摘、康養、觀光、文創等載體,統籌打造、個性開發,變“千村一面”為”一村一品”。同時,還應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創造力,發揮集體智慧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武漢 郭育)
破除“標準答案”思維
鄉村旅游“千村一面”,還折射出部分基層干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聯系實際不夠、創新思維不強的短板。助力鄉村振興不能紙上談兵,要扎根基層實際,真正做到要接地氣、聚生氣、冒朝氣。要破除“標準答案”思維,摸準地方資源稟賦,立足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方案,做到“小而特”“小而精”。要統籌頂層設計規劃,匯聚整合空間資源,挖掘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融合,做到多產業協同共贏。要盤活區域人才資源,吸納行業精英、優秀鄉賢參與鄉村振興,形成“頭雁效應”。? ? ? ? ? ? ? ? ? ? (漢川 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