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峰
全省組織部長會議要求,打造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最具競爭力的一流人才高地。天門市圍繞省委人才工作“1+2+N”戰略布局,科學定位,精準施策,不斷增強人才比較優勢,助力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
前瞻性思考,處理好“三對關系”。天門人才工作面臨人才基礎較好地區的壓力,以及同類地區的競爭,破解人才難題、構建比較優勢,需進一步樹牢“大人才觀”,不斷強化人才支撐。“高下”相傾引才。著力處理好“高層次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關系。著眼打造“三區三基地”,既堅持引進助力產業升級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又注重與天門現實基礎、資源稟賦相結合,大力引進“4+1”現代產業的實用性人才,廣聚各類人才參與天門發展。“內外”結合引才。著力處理好“外來人才”和“本土人才”的關系。堅持“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邊”的理念,既增強天門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又強化本土人才對天門的認同感,敞開懷抱引進各地人才,發現儲備優秀本土人才,不把人才區別對待,不讓人才“隱姓埋名”。“剛柔”并濟引才。著力處理好“柔性引才”和“剛性引才”的關系。樹立“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觀念,發揮武漢都市圈人才資源優勢,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機制,探索多樣化人才共享通道,加快投入使用天門(武漢)離岸科創中心,真正盤活、用好“圈內”人才。
全局性謀劃,把握好“三個重點”。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以系統觀念、集成思維打好基礎。在更具針對性的人才工作舉措上發力。圍繞省委賦予天門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助力打造“三區三基地”,以建設全省服裝電商產業基地為突破口,吸引在外地的服裝產業技能人才返鄉興業、回歸創業,支持服裝電商產業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在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配套上突破。優化完善縱向銜接、橫向配套的“1+3”人才政策體系,多舉措暢通人才成長使用渠道。列支人才專項資金,優先保障人才工作和人才計劃實施投入,統籌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在更具實效性的人才體制機制上創新。不斷健全人才工作協調機制、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機制、人才工作重點任務跟蹤督辦問效機制、人才信息共享平臺三方響應機制等,不斷優化人才服務事項,搭建人才供需線上對接新模式,推動解決人才工作重難點問題,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整體性推進,落實好“三全保障”。人才工作必須密切配合、合力推進,做到上下聯動、內外互動,切實打好“組合拳”。全面壓緊壓實責任鏈條。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分類制定人才工作問題清單、人才工作考核細則,條目式明確相關單位抓人才工作的職責內容,建立年初清單定責、年中實地督責、年底嚴格考責和年度專項述職評議機制,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全體動員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各單位、各行業、各層次重視人才,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模式,持續做好人才工作,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全力以赴優化人才環境。聚焦天門市委“思想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落實“13710”工作法,以強烈的競爭意識推動“人才服務月”起勢見效,深化“天才碼”場景應用,拓寬人才就業服務渠道,做好人才安居、婚戀交友、子女入學等服務,及時為人才排憂解難,讓人才在天門安身安心安業。
(作者系天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