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煥
從我記事那天起媽媽的后背就是彎曲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彎曲得越來越嚴重。
71年前,北風呼嘯、天寒地凍。身懷二哥的媽媽到井邊挑水,被一個盲人撞倒,癱在炕上一病不起。無錢醫治、缺乏營養,加之室內寒冷,就這樣媽媽的脊背硬生生地彎曲了。
兒時,玩伴和同學們不懂事,經常在我面前貓著腰戲弄道:張羅鍋,張羅鍋!我聽后簡直恨死了,還和一個同學狠狠地打了一架。但后來每每與朋友玩耍時,只要遠遠地看見媽媽,我便繞行或躲避。
一個冬天的早晨,媽媽病了沒有做飯。我在笸籮里抓起一塊前幾天剩下的玉米餅,匆匆趕往學校。第一堂課開始不到五分鐘,一個同學小聲說:張羅鍋來了。我扭頭望去,見駝背的媽媽懷里鼓鼓囊囊,步履蹣跚地向教室走來。見狀,我急忙舉手:老師,我肚子痛要上廁所。得到批準后,我悄悄蹲下身從教室門口溜走,遠遠地躲在一棵大樹后面張望。只見媽媽艱難地走到教室門前,禮貌地敲敲門,和老師說著什么。之后她就靠著教室的外墻等,瘦弱的身軀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當時天太冷了,我實在無法堅持,不情愿地走向她……
等我長大了,先后有了侄女、侄子,自己也有了孩子,發現他們都是趴在奶奶后背上長大的。那彎彎的脊背,竟如此適合孩子趴在上面,非常熨帖舒服。一次爸爸對我說:你小時候就是趴在那兒長大的,她背著你買米買菜、洗衣做飯、喂豬喂雞、擔水劈柴。酷暑難耐時,她總是把你對著風吹的方向,因為那樣你涼快。天氣寒冷時,則把自己的前胸對著風口,因為那樣你溫暖。經常是她跌倒了受傷了,鮮血淋漓,可你還在上面美美地睡著。霎時我淚流滿面,媽媽的駝背,竟是我兒時的溫床和搖籃,是我生命中通往幸福的那座橋。
我每次離家的時候,媽媽都會望著我遠去的背影戀戀不舍,久久不肯回屋。而我歸來的時候,提前接到通知的媽媽,都會算好我下車的時間,站在家門前翹首以待。此時媽媽的背已經駝得很厲害了,她努力地仰著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望見遠方。
一次過年,我太忙晚回了幾天,而且啟程前陰錯陽差忘記了通知家里。距離我家好遠有一條通往火車站的大路,當我和妻子距離路口大約半里多地時,影影綽綽地看見駝背的媽媽正在那里守候。媽媽佇立于此絕不止一天兩天了,而是從預判我回到家的那一天起,始終沒有間斷。當時天降大雪,寒風卷著雪片在空中肆虐,駝背的媽媽像一座彎彎的橋,連接著我通往家的路……
當遠在省城打拼的我,接到媽媽去世的電話時,手握著話筒嚎啕大哭。給媽媽擦拭身體的時候,我發現她老人家的背已經駝成了近乎90度角,脊柱的骨頭已經塊狀化。
電視劇《人世間》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孝分兩種,養口體與養心智。養口體是指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的衣食住行。養心智是指遠走高飛有所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可如今的我哪條都沒有占上,甚至連媽媽的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
嗚呼,愿一生受苦受累、操勞無度、殫精竭慮、心血耗盡的媽媽遠在天國安好,如您來生不棄,我一定還做您的兒。
(摘自龍頭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