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珮,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中奪得了美容項目的金牌,也實現了我國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赝?年的集訓和比賽歷程,個中曲折,甘苦相伴,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敬初心:熱愛是成功的“通行證”
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分為高級皮膚護理、身體護理、脫毛、彩繪指甲藝術、化妝、睫毛延長、手足護理7個版塊。
賽程長達4天,每個版塊必須計時完成,以總分進行排名。并且每天的比賽時長在5個小時左右,加上賽前準備更是要七八個小時,這是對技能和體力的雙重挑戰。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的備賽歷程也是一波三折。
競爭期,陷入淘汰的恐慌。過五關斬六將,是每個競賽選手的必經之路。每當看到隊友某些方面表現比自己好、技能超過自己時,我就會想到自身的弱項短板,擔憂未來的競賽成績。
瓶頸期,自我懷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高強度訓練,感到枯燥乏味在所難免,特別是遇到技術瓶頸期,進步緩慢,就容易自我否定。
沖刺期,過度的精神緊繃。400多個披星戴月的日子,我過著訓練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的日子,練到晚上10點后更是家常便飯,不停歇地連軸轉讓我疲憊不堪。
人生最好的余味是回甘;美就是一種回甘。越是艱險越要向前,如今所獲殊榮,只因對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愛,才能夠全身投入,才能夠永不言棄,才能夠精益求精,才能夠用心、用情去把它做到最好。
磨匠技:沉著應對每一次挑戰
比賽千變萬化,如何游刃有余地處理接二連三的“臨時挑戰”是取勝的關鍵。
盡管“身經百戰”,在賽場上也會常常面臨著“意外”。在一個項目中,我分到了一個大塊頭的模特,而材料包中只有一小卷紗布輔料。比賽要求給模特三個部位敷體膜,我怎么算都只夠兩個部位,跟裁判交涉未果,我只得大開腦洞,隨機應變。
時間緊、材料少,我不能等其他兩個部位敷好后,再把紗布取下來去敷第三個部位。這時我心里就想,現場有什么東西跟紗布類似,既能讓體膜滲透,又能完整卸下。
正好我注意到鋪在操作臺上的一次性床單,它的材質和紗布類似,就是恰到好處的替代材料。我果斷剪下床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美地完成了比賽內容,并得到了相應的分數。
無論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我們要做的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想辦法去解決。
鑄匠魂: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回顧整場比賽,讓裁判和觀眾都為之驚嘆,并得到全場最高分的絕對優勢項目,是我展示的一段運動按摩手法,極具中醫推拿和太極技巧。這也是我在比賽中的高光時刻。
運動按摩是新增模塊,也是未來美容行業的服務需求趨勢。世界技能大賽將這項本屬于康復醫學范疇的內容納入美容項目,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我的老師——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中國專家組組長王芃說:“我們要借此機會展示出中國運動按摩的特色,讓全世界了解中醫按摩精髓,并將運動按摩打造成這次比賽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一定會贏得比賽。”
這是團隊“另辟蹊徑”后的“柳暗花明”。從重慶中醫藥學院的名醫專家,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名家,再到外教收集的全世界運動按摩的操作視頻,團隊最終編排出一套中西合璧,極具中國特色的運動按摩手法。
在短短的20多天里,我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并在關鍵時刻為我奪冠加了分。我切實體會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育匠才:乘“風”而行方能扶搖直上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的大師、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些都使我們廣大技能人才深感振奮。
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巴渝工匠2025”行動計劃,努力把重慶市建設成為技能強市和中西部技能人才高地。
競賽舞臺是技能人才展示風采的主陣地,同時也是一劑奮斗不息的強心針。為此,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將進一步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示范帶動作用,變競賽金牌為技能品牌、產業名牌。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探索職業技能競賽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信息化、智能化、市場化發展道路。
匠心培育工匠,大國呼喚大才。在我一路攀登技能塔尖的背后,是國家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是重慶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日新月異的完善,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平臺不斷壯大的支撐,是一所所職業院校在鑄“匠”路上的砥礪奮進。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時代已為我們開局,我必凝聚志氣、骨氣和底氣,不負黨和祖國重托,續寫更多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