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滿 毛曉兵 郭威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中建五局高級技工學校(長沙建校)派出4名教師分別以選手、專家、翻譯身份為國出征,以全金收官。其中伍遠州老師代表中國參加在奧地利薩爾斯堡舉行的砌筑項目比賽榮獲金牌,實現中國在該項目上的三連冠,學校成為湖南省首家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的技工院校;雷定鳴老師作為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羅占華、李素芳老師作為中國技術翻譯助力砌筑項目、精細木工項目和移動應用開發項目摘得金牌,鑄就“金牌選手、金牌專家、金牌翻譯、金牌基地”金字招牌。
堅持祖國利益高于一切原則,鑄造金牌集訓基地
從2014年接手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國集訓基地以來,多年里,學校作為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牽頭集訓基地即按“我們是在為國選才,為國育才,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開展工作,全面貫徹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要求,堅持嚴格按要求組織集訓,按程序進行選拔和訓練,引導選手、教練將做好崗位工作和為國家爭得榮譽結合起來,在其內心厚植愛國情懷。
作為砌筑項目全國牽頭集訓基地,從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競賽周期開始,學校就從專業教師中選拔優秀教師成立砌筑項目集訓工作小組。為保證集訓收到最好效果,學校為參賽選手配備了5名技術教練、3名外聘專家、1名體能訓練指導教師和1名心理素質訓練專家,完成了技術指導(專家、教練)、技術輔助(心理輔導、體能輔導、口語輔導等)兩支隊伍的組建。
為保證砌筑項目集訓的高質量開展,學校建設了現代化、高標準的實訓樓,設置了世界技能大賽實訓車間并購買了集訓所需要的全套設備,按照世界技能大賽標準為集訓提供實習實訓場地、設備設施、工具及材料。
集結全國優秀選手而教之,任務艱巨光榮,學校領導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把國家利益擺在首位,公平公正地選拔選手,全力以赴地培養人才,毫無保留地分享成果,才成就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成績連續4屆取得突破,被媒體譽為“世界技能大賽福地”。
勇擔奪金使命,打造金牌專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校充分發揮正向激勵的作用,自2014年以來,在每一競賽周期,在上級領導關心和支持下,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奪金目標,實施奪金行動,并圍繞目標展開訓練,開發訓練課程。為此,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基地日常管理規定》《基地教練管理規定》《基地集訓選手日常管理規定》《基地選手訓練體系》《基地選手課程體系》等系列制度,確保了集訓基地的高效運轉。
創新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的有效途徑。自2014年以來,集訓基地以問題和結果為導向,對標對靶,堅持從硬實力——工具,軟實力——工藝尋找創新點,提高競賽效率與質量。學校先后創新了管理機制、競賽口訣、競賽工具。僅砌筑用皮數桿,截至目前就已更新4代,這些皮數桿已被上海世界技能大賽博物館永久收藏。
學習是每個人的修養之本、生存之道、進取之需。每一競賽周期集訓基地都引導教練、選手樹立學習意識,加強“規章制度、規程標準、專業知識、經典案例”四個方面的學習,全面提升選手參賽能力與水平。為保證訓練質量,提高訓練效率,集訓基地堅持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練、選手進行交流學習。“走出去”學:先后組織教練、選手赴澳大利亞、俄羅斯、匈牙利、新西蘭等國家進行訓練交流。“請進來”教:舉辦了中澳交流賽、中澳俄交流賽,使選手及教練能及時“睜眼看世界”,對選手的水平和訓練方法有準確的判斷,便于進一步優化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效率。
系統制定科學訓練功法,夯實金牌選手功底
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的衡量標準就是零誤差。為了做到科學訓練,學校專家團隊為選手們總結了訓練功法四部曲。
一是采用系統訓練法練底功。集訓基地采取漸進式訓練法,即采取在訓練前期教練演示、選手學習模擬;到中期選手獨立操作,教練執裁打分;再到后期模擬比賽,裁判集體打分評判的系統性訓練方法。為確保訓練內容的系統性,集訓基地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時間標準,堅持系統性訓練,在訓練選手時按清水墻、基礎作品、簡單作品、復雜作品、模擬比賽作品進行訓練,并定期進行考核,幫助選手打好基礎,練好“底功”,保證了所培養的選手在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二是采用針對訓練法練特功。針對選手特點、需求開展技能訓練,做到標準化訓練與個性化訓練有機結合。集訓基地在組織選手訓練時,每星期至少有一次要求教練全程旁站觀摩,并將選手的錯誤、缺陷、失誤等影響比賽效率和結果的內容一一記錄在案,據此制定針對性訓練內容,將失誤點制成訓練點,選手通過訓練逐一突破。
三是采用重復訓練法練硬功。集訓基地在組織選手開展訓練時一直堅持“萬次理論”,將選手的競賽過程分解成若干工序,對每道工序進行重復性循環訓練。通過調動訓練興趣,維持訓練動機,使選手反復練習與實踐,以量變獲取質變,這是提高選手發揮穩定性,練就“硬功夫”唯一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四是采用合作訓練法練內功。心理訓練是在訓練中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實際上,選手的訓練需要技能教練和心理教練在訓練過程中展開密切的專業協作。技能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和實施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向心理教練了解選手的心理狀態、比賽時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人格特點等,積極聽取心理教練的意見和建議。技能教練不僅要認可心理訓練,給心理教練提供必要的幫助,而且要主動參與到心理訓練中去,認真學習心理訓練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方法,并將其科學地運用于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心理教練和技能教練只有密切聯系、溝通交流、優勢互補,才能真正提高選手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幫助選手練好“內功”,保證選手在賽場上正常發揮。
共享世界技能大賽成果,促進成果轉化
一是將世界技能大賽標準轉化為實訓標準,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世界技能大賽的開展及集訓基地的建立,使學校培養學生技能的方向和標準更明確,為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找到了正確的切入點。學校從砌筑、抹灰與隔墻系統、數字建造、瓷磚貼面等技能競賽項目的內容入手,探析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促進了教學目標的標準化,逐步推進了實踐教學在內容和方法方面的改革。
根據世界技能大賽的理念,學校近年來逐步改革了校內砌筑實習、測量實習等實習課程。這些實習課程的設置均依照世界技能大賽的理念及標準,結合校內實際情況進行細化,設計出了與競賽一致的教學實習實訓項目或者任務,同時進一步完善了課程的訓練教學方法,做到與世界技能大賽的無縫對接。課堂的教學內容就是競賽的內容,課堂實訓就是競賽訓練,技能競賽評價標準就是課堂技能項目考核評價標準,從而推進了專業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同時,學校把世界技能大賽理念的融入放在重要位置。將“安全、規范、成本、質量、創新”理念融入教學,要求專業教師主動跟蹤學習行業出現的新理念、新知識、新工藝,并把它轉化為資源傳遞給學生。
二是將生產標準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促進產品質量提高。
為將世界技能大賽成果運用到生產實踐,促進行業水平提升,一方面,學校充分發揮央企優勢,與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聯動成立“小砌匠”工作室,由鄒彬擔任工作室負責人,負責指導砌筑工、抹灰工培訓以及質量檢測。鄒彬將世界技能大賽砌筑標準與技藝引入生產實踐,制定施工一線砌筑標準,利用信和夜校組織勞務工人參加砌筑技能訓練,提高了生產標準與水平。另一方面,學校世界技能大賽團隊專家及教練參與中建五局“超英杯”技能比武賽事工作,通過為賽事出題、擔任技能比武裁判將世界技能大賽標準與要求融入比賽,逐步在中建五局范圍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是共享世界技能大賽經驗,帶動兄弟院校和行業技能水平普遍提高。
4次世界技能大賽,4次刷新成績,這得益于學校參賽團隊對每一次世界技能大賽集訓提出的更高標準與要求,是與各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的結果。作為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學校砌筑團隊多次以開辦講座、擔任裁判、培訓教練、援教、集訓選手等形式分享學校的教學、參賽經驗,先后為重慶、云南、西藏、四川、新疆和湖南6個省份的10余所學校培訓教練和選手。湖南省雷定鳴大師工作室通過標準制定、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為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更多的青年工匠。學校先后接待了20余所中高職院校師生來校考察,交流參賽經驗,分享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讓世界技能大賽成果惠及更多學生。學校還為多所學院培養培訓教練和選手,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深情勉勵廣大青年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學校作為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將繼續發揮特色專長,堅守初心,借力世界技能大賽平臺,潛心培養大國工匠,引領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作者單位:中建五局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