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幾次與小玉、小月的交談中,西西老師意識到很多同學都不了解心理學,也不太重視心理健康。所以她決定,分年級開設心理大講堂,跟同學們講講心“理”話,地點就在學校的階梯教室。
這節課正好是小玉和小月所在年級的大講堂時間。見大家有序就座了,西西老師走上講臺。簡單自我介紹后,她拋出一個邀請:“有沒有同學愿意上來跟我玩‘一錘子幻覺’游戲?”小玉自告奮勇上去了。
親愛的“紅粉”,現在你可以邀請你的朋友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哦。讓你的朋友來當“小玉”,你則是“西西老師”,看看游戲結果與她們的是否一致吧!注意:玩游戲前,本期內容要先對其保密哦!
西西老師來回撫摸真、假手數次,突然,她從身后掏出來一個橡膠小錘子,趁小玉不注意時立刻砸向了那只假手!明明砸的是假手,小玉不會感覺到痛,可是她卻立刻抽回手并說自己有痛感!(你的朋友是否也感覺到了痛呢?)
在場的同學們都覺得不可置信。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一錘子難道砸出了人的幻覺?
幻肢效應
其實,通過這個實驗,西西老師想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們內心認知世界的態度與方式,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旦心理出了問題,身體也會“出故障”哦。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涉及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生的區別。其實,和身體毛病一樣,心理問題也分大小。心理上有小問題,你可以求助心理咨詢師(一般稱為老師);而當心理咨詢師覺得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就會將你轉介給心理醫生。
沒錯,西西老師就是心理咨詢師。所以,當你有任何困擾或者煩惱時,都可以先向西西老師求助。這并不意味著你最終得去醫院就醫,因為西西老師會用專業的心理量表來輔助鑒定你需要得到怎樣的幫助。至于心理量表是什么,就留著下期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