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導老師" " 朱" " 敏
終于,我開啟了在成都博物館的第一次講解!
下午三點,“首秀”時間。穿上白襯衣、黑裙子,戴上紅綬帶和工作牌,站在“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館門口,我興奮又緊張地等待著“慕名而來”的親友團。
有酉、兮兮、笑笑……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昨天還跟我一起抓蚱蜢、追小狗、玩飛盤的他們,今天卻成了我接待的第一批游客。想著他們都是從小玩到大的伙伴,我忐忑的心情也略微平復了一些。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用這句詩來形容成都美麗如畫……”講解一開始,我緊張得額頭直冒冷汗,甚至說著說著會結巴。但慢慢地,我就進入了“工作狀態”。講到第三個點位時,我已經從容自若,落落大方了。就這樣,我帶著他們參觀完了整個展廳。吁——我長舒一口氣,心里的“小兔子”終于不再那么“蹦跶”了。
“哇,好厲害!能記住這么多講解詞!”有酉說道。“一一的聲音好洪亮,站姿好標準!”兮兮滿臉敬佩。“講解很細致,吐詞很清晰,對成都歷史文化的了解很深厚!”同路的周叔叔也一個勁兒地夸我。受到表揚的我不禁有些揚揚自得了。
送走親友團,真正的考驗才來臨,因為我得自己去詢問游客了。
我硬著頭皮,瞄準了一個大姐姐:“請問你需要講解服務嗎?”姐姐一臉茫然,問了問旁邊的朋友,扭頭對我說:“不用了。”唉,首發失利,我只好尷尬地走開。
“請問你需要講解服務嗎?”我鼓起勇氣,又去詢問另一個姐姐,她爽快地點了點頭。可一個游客哪兒夠,我又詢問了一個阿姨。沒想到阿姨立馬反問我:“講解什么?講解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連珠炮似的問題轟得我不知所措。“無……無償……”我結結巴巴地回答。好家伙,呼啦啦地,阿姨就招呼來了一隊小朋友,嘰嘰喳喳地跟著我走進展廳。
所謂“客走旺家門”,越往后,來聽講解的人就越多。到了“船棺葬”點位時,我連落腳的位置都快沒了,甚至還有人拼命往我跟前擠,想要搶占一個好位置。那一刻,我心底生出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我用我的自信、我的講解贏得了這么多陌生人的認同!
講解結束,大家熱情地在我的服務手冊上簽字、寫好評。看著這些贊美,我心里百感交集,不禁回想起幾個月以來我所經歷的一切:第一次面試通過時的興奮、第一次場館考核失敗后的痛哭、在家里各處貼滿小紙條練習的勤奮、補考順利通過的狂喜……劉禹錫曾經寫道:“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是啊,是金子,就得要經受“千淘萬漉”“吹盡狂沙”。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努力付出才會有回報,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講解員也不例外。
“紅紅”點評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用來形容靜一成為講解員的經歷再合適不過。靜一巧妙地通過對比的手法,寫出了自己的變化與成長;借助“首秀”“親友團”這樣有趣的表達,為文章增添了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