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大樓》是一部關乎青年夢想、體現城市溫度的主旋律影片。影片呈現浦東以及上海30年的發展變化,卻將宏大的敘事聚焦在兩位90后身上,創作團隊還把青年的愛好如電競、Cosplay、全甲格斗等元素融入城市的發展節拍。男主角劉石是幼兒園老師,他發起全甲格斗直播,決戰“上海之巔”(上海中心大廈),表面上看似離經叛道,其實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女主角安安就職于上海中心大廈,她學歷高、閱歷豐富,冷靜、敏感,樂于助人。伴隨時代大潮,兩位90后用自己的方式揮灑青春熱血,踐行夢想。“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上海城,成為影片中與觀眾共情最重要的“角色”。
作為一線城市,上海不但擁有令人仰望的高度,也有平凡英雄帶來的感動,更包容著青年的沖勁,城與人共同拔節生長。
虛構的作品提出并解答了一個主題——青年與城市如何同頻共振?
對城市而言,青年如同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持續塑造著城市氣質和發展格局。青年怎樣,城市就怎樣;青年有多出彩,城市就有多耀眼。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后,社會正常發展,經濟逐步回暖,包括上海在內,各個城市吸引青年人才的“戰斗”再次打響,更好的機會、更多的崗位、更優惠的政策無不牽動人心。
不過,高昂的生活成本就像重重的“殼”,讓青年選擇城市的標準日趨多元。他們不但關注發展機會,還關注城市的宜居性;他們不想成為城市的過客,更不想在事業、生活中“二選一”。如何吸引并留住優秀青年,是值得深思的嚴肅命題,一線城市也好,二、三線城市也罷,都要為此拿出絕招。
來來去去,青年不斷尋找著夢想和歸宿。在南通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經驗中,我們看到,為青年提供“更好的生活”顯然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住房問題怎么解決、養老托育怎么辦、子女入園入學是否方便、創業和就業政策怎樣、外地人如何融入城市、行業領域的發展前景如何……能否把青年當成“自己人”,回應青年所需所盼,讓青年與城市互相“看對眼”,考驗著城市決策者的智慧。
每一位奔波的青年背后都扛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城市有溫度,青年就有態度。當城市拿出誠意,日益滿足青年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他們從容不迫地游走在拼搏事業和享受生活之間時,相信青年會把自己和城市的夢想融合在一起,就像劉石和安安一樣,與城市向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