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愛才惜才根植在南通的基因里。
百余年前,清末狀元、愛國企業家張謇秉持“為天下惜人才,為萬世存正論”,在家鄉興實業、辦教育,推動形成了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的完整體系,廣邀國際國內人才融入南通發展,將城市營造、引才育人經驗融入城市基因,締造了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輝煌。
南通通江達海,地理位置獨特,卻曾因交通落后被戲稱為“難通”。再加上上海等周邊城市對人才的虹吸作用,有“教育之鄉”之稱的南通,常常面臨本地畢業生“一去不回頭”的窘境。
2016年,南通提出建設“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工作目標,在全國較早地把促進青年發展融入城市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青年人才集聚、青年人口導入”兩大目標,營造青年人才扎根創業、建功立業、安居樂業的濃厚氛圍。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有生機的力量。被確定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南通著力為青年人才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持續提升人才在南通工作、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落細、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解決難點、堵點問題,全力破解人才工作、生活上的“關鍵小事”,為青年人才提供更有溫度的“南通服務”,持續打造“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人才發展生態,讓青年人才“通通都來”,和南通熱情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