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崇川區的吸引人才工作開展一直比較早。”團南通市崇川區委副書記顧鑫波介紹,“近幾年,崇川區圍繞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區建設目標,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著力推進‘紫瑯英才’人才集聚工程,開展‘智匯崇川百校行’‘政校企’協同發展行動,承辦第八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健康醫療賽道)晉級賽,大力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聚力搭建成就人才的舞臺,實現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據統計,2022年崇川區新引進大學生1.35萬人,今年入選2022省“雙創人才”14人、“雙創團隊”1個,創下歷史最好成績。近兩年,全區領軍人才創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0.8億元,納稅1.98億元,累計融資28.5億元,新增獨角獸企業1家,潛在獨角獸企業8家。
早在2021年,團崇川區委針對吸引青年人才工作就有了詳盡規劃,謀劃了暑期大學生實踐活動。活動將機關、知名企業等在內的優質單位的實習崗位資源聚集起來,遵循“就近就地”原則,針對學生的時間、任期等需求展開精準配對。“當年,共招募了140多名學生,其中就包含清華、北大和本地高校的優秀學子。”顧鑫波回憶,“那次活動在學生中的反響非常不錯,第二年有不少參加過的高材生主動聯系團區委。”
顧鑫波算得上是南通人才新政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出生于1995年,成長于南通如皋市。在他的印象中,從縣區到城區一直是“鄉下人”的夢想。上大學時,顧鑫波選擇就讀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畢業時順利通過選調生考試,成為了南通崇川區任港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街道社區,他先后參與文明長效管理、街道黨群辦宣傳等多項工作,后被崇川區委組織部借調,其間接觸到了黨建和人才工作。2021年底,他正式進入團崇川區委任職副書記。
進入團區委時,各項工作已在幾任團干部的帶領下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有亟需攻克的難題:如何留住人才?“南通的人才青年一直存在‘送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的說法,對于一個城市發展而言,人才是根基,更是動力。”顧鑫波說。
隨著南通市不斷發布各項人才新政,各個縣區都鉚足勁開始“搶人”。顧鑫波和同事們的重心工作開始轉向青年人才聯誼交友領域。調研中,有的青年表示,自己很喜歡抓詞眼,“相親”正是敏感詞匯之一;對于相親的直觀感受也始終停留在“聊天配對”中,浪費時間不說,配對率十分低……在一次次與青年的溝通中,在區委組織部(人才辦)和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顧鑫波和同事們推出了“菁英匯聚·緣來崇川”交友品牌。
“活動力求小而精,聚焦不同領域、不同群體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參會人數控制在40到60人,并對整體人員進行一個模糊配對。”一位參加過的女士說,“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中有了心儀對象,服務平臺會提供單獨空間進行交談,整體感覺非常不錯。”截至2022年,團區委已舉辦形式各類的相親活動40余場,牽手成功人數每場平均保持在七八對,多時有十幾對。
2023年,區委組織部(人才辦)聯合區委“兩新”工委、區委區級機關工委、區委教育工委、區國資辦黨委、各群團部門,結合前期聯誼交友活動經驗,以“崇川特色+聯誼交友”為抓手,重磅聯合推出了“游緣崇川、趣緣崇川、業緣崇川、味緣崇川、音緣崇川”五類主題活動。“活動創新沉浸式聯誼交友活動模式,切實滿足青年和人才交友需求,同步推動青年目光聚焦崇川產業特色和文旅資源。”顧鑫波介紹,“如今主題活動已排到了明年4月,我們希望青年和人才走進崇川文化地標、產業地標的同時,實現情感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