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景區出現了一個新職業——花情預報員。他們的工作與花為伴,每天都要觀察花的長勢,看似浪漫,但與科學家一般嚴謹,像預報天氣一樣,為市民和游客預測花開的情況,只為不錯過最美的花期。
天氣預報有氣象儀器,花情預報全靠“笨辦法”。花對溫度最為敏感,同一個品種的花,開花的時間、花期的長短受氣溫影響較大,有的品種在不同年份的開花期竟相差一個月以上。而花情預報的原理,是通過不間斷的定點監測,探求花期與溫度間的關系,最終形成一個計算公式,將誤差率降到以“天”為單位。
與每1毫米較勁,
希望美景不被辜負
鐘山形勝,3月不登中山陵賞花,對南京人而言絕對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南京又以梅花最為著名。在驚蟄前后,在梅花山上看1333畝雪片競綻,除了定在樹下感嘆動人心魄的美,實在是沒有更合適的舉止了。
此時,游客或許能發現有幾位不是為了賞花而來的人,他們是中山陵園管理局的花情預報員。花是預報員眼里的“天氣”,他們記錄下花開的細節,并通過專業技術,告訴市民和游客下一個與燦爛相遇的日子。
中山陵園管理局多年前就專門設置花情預報員,起因是游客和媒體打電話來問詢花開的時間。管理局在梅花研究中心甄選了一名技術員專做“播報”,通過媒體平臺,不間斷地為游客和花迷們提供準確生動的花情預報。
2023年2月10日,花情預報員范卉穿梭在梅林中,一邊測量著花苞的長度和直徑,一邊飛快地做著記錄。她每隔兩至三天就要在梅花山測量1000個花苞,整個花期需要測量3萬個花苞。通過每一次精準的記錄,希望可以把目前3天以內的預測誤差逐步降低,精準到“日”。
梅花山一共有三萬五千株梅花樹、四百多個品種,每年梅花節,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梅花品種真的太多了,我工作多年,能清楚認出來的也只有100多種,可能我到退休的時候才能把所有的梅花認全。”話雖這么說,經過的每一株梅花,關于梅花的品種她都能如數家珍。
雖然每天與花為伴,但花情預報員的日常工作卻是略顯枯燥的——選擇10棵不同品種的“信號樹”,選擇至少100個花蕾,每個方位都要有,一般是東方30個、西方50個、南方20個,用細線系在枝干上做好標記,每天測量花蕾的垂直投影。測量的工具非常簡單,一張畫滿了密密麻麻小格子的卡紙,用卡紙的一角抵在花蕾上,通過數格子測量花蕾垂直投影的長和寬。當長和寬都達到7格的時候,說明花蕾快綻放了;當長和寬分別達到8格的時候,花蕾綻放就在幾天之內。
花骨朵得一個一個地數,圍著一棵“信號樹”要數出幾百組數字,有時中途接個電話忘了數字,只能從頭再數一遍。花骨朵大小的測量單位是“毫米”,遇到陰雨天氣,白天只能打起手電來測量垂直投影。
由于品種間的差異很大,幾種花的測量在不同時間開始,同時進行。2月中旬以前開的,一般是早花;2月中旬到2月底,中花開放,如單瓣早白、南京紅須;3月到3月中旬輪到中晚花,如扣瓣大紅、玉垣垂枝,再往后就是晚花了。臨近花期,范卉和同事頻繁地對花蕾進行測量,尤其是溫度升高,就會直接催生出梅花。
花情預報員每一次精準的讀數,與每1毫米較勁,其實都是希望美景不被辜負。花這么大力氣搞花情預報,值不值?懂梅花的人們很清楚。在梅花山拍攝梅花的陳先生說:“不同品種的梅花,有不同花期,就有不同的觀賞價值。比如說,單瓣早白、紅冬至單株開花約30%,是探梅、尋梅的最佳時期,所謂‘探梅須及時’‘花是將開未開好’便是這番道理。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含苞欲放之時,尋尋覓覓之中,才應了賞梅、探梅的最高境界。”
除了測量花苞之外,花情預報員還需要在花期結束后及時對梅樹進行日常養護和枝椏修剪,好讓來年的梅花開放得更加絢爛。對于一些“身材高挑”的梅樹,他們往往需要架上梯子爬到樹上進行修整。除了梅花,花情預報員們也會關注并實時播報櫻花、海棠、迎春、結香、二月蘭、玉蘭的花情。
伴著花香報花情,很幸福
桑容蘭接手南京靈谷寺桂花預報員的工作已經有近十年的時間。在沒有接手這份工作前,桑容蘭也喜歡“霧里看花”的朦朧美,但成為花情預報員后,她才深刻體會到,看花真的需要一顆真心和耐心。
以她負責的桂花為例,根據桂花品種的不同,每年南京的桂花盛放時間為9月中旬到10月底。這一個月的時間,桂花到了哪個階段、什么時候盛開,桑容蘭都要提前判斷。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桑容蘭每天都要巡視整個靈谷寺景區,觀察每一棵標志性桂花樹的變化,同時要關注天氣預報,因為天氣變化對桂花的影響很大。
在做花情預報員之前,她很少看天氣預報。現在,尤其到秋天,桑容蘭幾乎每天都看天氣預報。桂花盛放需要低溫和雨水,有一年秋季天氣干燥悶熱,桂花開花要推遲一周以上。惡劣天氣會讓花兒過早凋謝,花情預報員也要提前預報,不能讓賞花的市民白跑。
國慶長假是桑容蘭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作為資深的花情預報員,她需要及時準確地把桂花的開花情況報告給市民,幫助市民選擇賞花時機。為了提升預報的準確度,桑容蘭每天最多時要圍著靈谷寺公園走上三遍,觀察各種代表性的桂花……“別人都說減肥減不下來,自從我做了花情預報員,就發現自己想胖都胖不起來。”桑容蘭笑著說,“你想啊,每天上班要上山下山,預測花情要圍著景區轉圈。每天最少要走兩萬多步,多的時候要走三四萬步,怎么胖得起來?”
這份辛苦,桑容蘭覺得是值得的,因為一方面服務了市民,一方面親近了自然。“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你喜歡它、親近它,敬畏自然,這些植物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伴著花香報花情,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南京以及很多城市的景區,像桑容蘭這樣的花情預報員還有很多。根據花的種類分類,他們分為梅花花情預報員、桃花花情預報員、油菜花花情預報員、梨花花情預報員、杜鵑花花情預報員、海棠花花情預報員等。
到了4月,就是賞牡丹的季節了。“牡丹早開的品種預計在4月2日左右盛開,白色、粉色、復色為主的品種則是在4月6日、7日左右迎來盛花期。”南京幕燕洛陽牡丹園花情預測預報小組預報員這時候就會告知市民,各種姹紫嫣紅的牡丹要盛開了。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