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搖籃
“參加科創訓練營,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有了新的變化,學到了如何定義問題,如何發現用戶的痛點……”2022年6月17日15:00,常州大學機器人產業學院、中以科創學院首屆本科生畢業典禮在中以常州創新園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7樓C717舉行,畢業生代表李鑫上臺分享了自己在學院四年間的點滴經歷與諸多感悟。
2018年,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常州大學、常州市政府共建機器人產業學院。2021年1月,機器人產業學院整體入駐中以創新園區,并掛牌成立中以科創學院。
作為現代產業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試驗載體,學院引進以色列高等教育創新資源,充分利用中以創新園區、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科創平臺及實驗教學設施,通過人才共選、共育、共用,探索校政企協同培養機制。
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由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發起創立,李澤湘同時是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在大疆成立第二年,團隊成員離職只剩下一個出納的困難時刻給予大疆創始人汪滔投資,幫汪滔重新招人。他深度參與塑造了大疆這家如今估值超1600億元的全球無人機領軍企業。
正是從汪滔的身上,李澤湘看到了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潛力,希望可以培養、復制更多這樣的人才。2014年,他發起、創建了東莞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XbotPark),孵化出60多家科技公司,其中15%已成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包括做掃拖一體掃地機器人的云鯨智能、做物流倉儲機器人系統的海柔創新和商業自動駕駛領域的希迪智駕等企業。
李澤湘本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他于1999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任職期間創立了固高科技公司,目前是占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運動控制器供應商。
XbotPark常州基地成立后,“新工科”教育成為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承載的重要功能之一。李澤湘認為,“新工科”教育應該培養“能用科技創造新東西的人”,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知識、創新思維和驅動力等綜合能力,使之成為優秀的科創人才。
機器人產業學院實行導師制,校內老師、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高管、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組成導師團,校外導師主教創業課。
“我們是‘小班化、項目制’學習方式。通過項目化教學,給學生提供開放的場景、開放的實驗環境,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副總經理王豫平介紹道,“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啟發其創業思維,是我們要重點突破的環節。”
李鑫入學后,大二、大三兩年參加了大疆發起并承辦的RoboMaster機甲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參加了2021年XbotPark常州基地科創訓練營,和團隊一起做出了一款讓用戶滿意的產品——兒童智能洗手機。如今,他考入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繼續攻讀機電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另一名畢業生竇海波在大二暑假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XbotPark舉辦的智能C端科創訓練營。在訓練營,他和來自國內外各大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一起組隊探索、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痛點問題。42天沉浸式訓練,他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創業小伙伴,他們年輕,極具活力和創新力,這在無形中點燃了潛藏在竇海波心底科創的火花。大三結束后,雖然受身邊同學影響,他也曾加入過考研大軍,卻在復習到近一半的時候,回看了一篇在科創訓練營的推文,受文中李澤湘教授的一句話“創業就是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的激勵,最終選擇留在XbotPark體系內創業。
XbotPark常州基地聯合常州大學機器人產業學院共同培養“新工科”人才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已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校企合作、雙百計劃”典型案例。
創業人才的孵化器
走進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2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開闊而現代化。這里有全國唯二的機甲大師比賽的標準場地(另一處在大疆總部),有木工坊、加工車間、3D打印室、試驗區等,年輕的創業者在這里可以利用一切資源大展身手、如魚得水。
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為科創人才提供快速精準的孵化平臺,為在孵項目提供特有的快速打樣工廠。
“孵化的創業團隊可以快速迭代產品、快速試錯,成或者不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得到結論。”王豫平介紹道。
“我一直在尋找突破,所以來到了這里。”加法steam創始人楊石磊說道。
楊石磊1994年出生,畢業于鹽城工學院,在校期間就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曾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牌。楊石磊從小就對拆裝家用電器、改造電路感興趣,就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之后,作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車和電子設計競賽鹽城工學院代表隊的主力隊員,他喜歡扎在實驗室享受電子設計、智能設計的樂趣。
2015年上半年,國家推出中小學創新教育的政策,楊石磊很早便在國外網站上看到相關概念,但在國內還比較小眾,原因是師資力量不足。于是當年下半年,他創立“加法創客教育”,項目定位于創客教育的整合服務平臺,為中小學校培訓師資、輸送自主研發的課程體系及教學硬件等。他和團隊通過探索3~18歲青少年性格特征,提出“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code(編程)”教育體系,以編程為核心,開辦以3D打印、加法電子學、圖形化編程與開源硬件為主的特色課程。
楊石磊與學校對接,邀請學生參加體驗課,團隊根據學校需求定制服務。當時,“加法創客教育”與18家機構敲定了合作。除了校企合作,他還在鹽城開了一家自營體驗店,與兩家創客空間合作打造了兩家線下店。
楊石磊既當老板,又是技術工程師,口頭禪是“搞一些發明創造,賺多少錢倒無所謂”。近些年,項目雖然受到肯定,但進展緩慢,楊石磊一直尋找突破點。他曾跟隨清華大學的科技創業團隊走訪了美國等地的一些創新創業空間,意識到環境對創業的影響,就想自己也要向外發展。他是徐州人,不想離開江蘇,尋來覓去,2021年7月,他來到了常州武進的XbotPark常州基地。
在這里,他對技術有了重新認識,逐漸改變了當初的想法,嘗試更全面地去統籌項目,尋找創業同伴,分配職責,不僅以技術為導向,更以市場、用戶為導向,發掘用戶核心痛點,優化項目,做好設計創新。
2022年9月,他成立了常州市加法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將之前的steam課程具體化為steam智能玩具,以“萬物皆可編程”的理念開發出120多款系列產品,賦予創新教育更多載體。
“創業者必須要想清楚‘我想要干什么’,要具備科學思維、設計思維、工程思維和系統思維,學會做用戶調研、市場研究、實地訪談,找到真實問題,而后用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去解決它,這就是一個創業探索的過程。”王豫平說。
楊石磊很高興來到了常州,中以創新園為創業人才提供了研發、商務辦公、生活配套等一站式服務,XbotPark常州基地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這里有若干有想法的創業小伙伴,團隊隨時可以找到像王豫平這樣的導師討論,得到指點和啟發。
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預計5年內孵化初創企業15家、初創團隊20個;力爭用5到10年時間,打造國內具備核心技術的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創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