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書頁,跟隨著濃郁的墨香,我回到了唐朝,去體驗那取經的榮耀??粗且恍行猩鷦拥奈淖?,就像一個個腳印,十四年的路途,遙遠而漫長。走近了,便看到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站在前面,護著那騎在馬上的圣僧。后面跟著兩個粗狂的大漢,挑著行李走向西方。
我感受他們歷經的種種磨難,上到法力無邊的大仙,下到兇惡無比的妖怪,可謂層出不窮。欺世盜名的有之,欺君篡位的有之,強取豪奪的有之。師徒四人每次都不畏艱險、挺身而出,行者掄起棍棒,斬妖除魔、氣吞山河,好不厲害。八戒、沙僧拿起武器,護在師父身邊,他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雖然經歷頗多波折,但最終克服了所有的困難。
我印象最深的一回是《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前任國王被道士所害變成了“鬼”,托夢唐三藏請求唐僧師徒幫忙降妖除魔,還他一個公道。師徒四人冒著被現任國王殺死的危險,斗智捉妖,最后幫助太子繼承王位,正義得到彰顯。雖然行者勸過圣僧多次,倒換關文走吧,可每次都被唐僧拒絕了,他把取經之路當成了修行之旅。也許他們師徒就是當時世間的一股清流,既幫助了別人,也度化了自己。
最后,我放下書,來到了明朝的淮安府。吳承恩所處的時代很亂,人心不古,但是他的心不亂,至少用了30年來完成這部巨著。我知道,當時倭寇橫行,大家都想報效國家,吳承恩也想投筆從戎、上陣殺敵,雖然最終并未成行,但他卻把對時局的看法、對生活的期許寫進了書里,成就了中國神魔小說的高峰。“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唐僧師徒十四年歷經十萬八千里的堅毅前行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也給了拼搏奮斗的人們無盡的力量。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