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歷:丁相程,徐州籍25歲青年,2016—2019年就讀于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技術學院,2019—2021年就讀于南京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2021年至今在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就讀。
《風流一代》是我進入高校生活以來深刻影響我的一本期刊。2016年12月,我還在高職就讀。一天晚上,我到校團委辦公室搬運桌椅,無意中發現書架上擺著幾本我從未閱讀過的《風流一代》雜志。我當時倍感好奇,就關注了雜志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訂購了當月雜志。
《風流一代》刊名很有中國文化的韻味,“風流”最早見于《漢書》,原指風度和儀表,此后它不斷出現于文學及史學經典,也表“風韻”,多少名家滿懷感情運用這兩個字!看雜志簡介,原來創刊時名叫《江蘇青年》,后來取偉人毛澤東詩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改刊名為《風流一代》,很有灑脫豪邁之感。
收到《風流一代》雜志,我首先看的是《風流一代·經典文摘》,里面有北島、蘇童、蔣勛、賈平凹等人的文章,還有葉圣陶的名作《稻草人》。讀著這些名家名作,更堅定了我對文學的熱愛,當時立志轉本考入漢語言文學專業,后來夢想實現了一半——我考入了文學大類專業,但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讹L流一代·青春》的文章也是直擊大學生生活的一些痛點,《大學社團“退社潮”的病根在功利化》很有問題意識,適合每個大學生閱讀。還好我引以為戒,沒有加入“退社潮”?!讹L流一代·青商》展現的是當代優秀青年企業家的風采,他們的故事都有激勵人奮斗、向上的力量。
自從看到了《風流一代》,我就渴望在上面刊文,可惜忙于學業,遲遲未付諸實踐。2021年,《風流一代》雜志社組織了“青心向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主題征文活動。我已順利度過考研歲月,即將本科畢業,便抓住機會投了三篇文章,最終《偉大精神永不倒》入圍,距離確定刊發僅一步之遙——在微信公眾號投票中奪得首位。我便發動親友、網民為我投票,最終我的文章確定在當年5月《風流一代·青春》“悅文·校園文苑”欄目刊發。我的文章配以藍色背景,標題簡約莊重,黨旗、鐮刀、錘頭、江姐形象的插圖為我的文章增光添彩。拿到樣刊后我收藏了一份,將其他幾份送給了本校老師和小學老師。他們都稱贊我的文章寫得不錯。6月初,我將文章的掃描圖片發到社交平臺上,竟然贏得了103次點贊、16條評論,還有2次轉發。來自印度的好友蘇米·什(Soumi Sen)用中文稱贊我:“你寫得不錯。”另有兩位外國好友還希望我能將文章譯為英文。我在全國發行的期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竟然受到了如此贊譽,這讓我堅定信心,要爭取在其他賽事中奪得優異成績。也許是發表文章成功的鼓舞吧,幾天后,我在一場英語口語競賽中順利晉級省選,沖擊全國賽,而我從未料到能晉級到這一環節。
我現在已是在祖國西南部深造學業的青年,仍然不忘進入高校后接觸到的雜志——《風流一代》,也沒有忘記激揚文字的歲月。我期待越來越多的青年朋友與《風流一代》為伴,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風采,暢享青春!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