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低碳與綠色領域依舊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機會。
如果說2021年是“雙碳”元年的話,那么已經過去的2022年無疑是有力有序推進碳中和的關鍵一年。小到個人,大到行業,一場自上而下的減碳行動正在深刻地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各個APP推出的碳積分,讓人們能夠在踐行乘坐公共交通、步行等低碳行為時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行業中的減碳以及與減碳相關的產業也正迎來一波發展熱潮。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統計,2020年,中國在“雙碳”領域共投資約166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2021年,中國“雙碳”投資賽道更是火爆,投資金額達到2660億美元,是第二名的2.3倍,比全歐洲加起來還要多470億美元。
2023年,低碳與綠色領域依舊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機會??稍偕茉磦涫荜P注,相關產業的商業化前景廣闊,綠色的風電、光伏、水電、氫能正加快發展。同時,“雙碳”帶動低碳工程科技的創新,產業低碳轉型將帶動資源循環再生,信息化與綠色化協同創新發展。
新能源的“雙碳”風口
發展光能及清潔能源,儲能技術是關鍵的一環。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趨勢加快的背景下,鋰電池、光伏產品的應用提速,需求不斷增加。江蘇鋰電池行業也乘勢而起,“走出去”的步伐迅捷而堅定。南京海關數據顯示,僅2022年上半年,江蘇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分別出口510.2億元、295.2億元,分別增長80.8%、62.4%。
站在新能源的“雙碳”風口,東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東方日升)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2021年以來,“異質結電池”新賽道日漸清晰,東方日升快人一步,先行布局,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紅利?!拔覀兊漠愘|結(HJT)技術使電池轉換效率提升1%,功率提至710Wp+?!睎|方日升總經理仇杰介紹,采用異質結技術,電池組件的生產工序減少50%,碳排放降低1/3,深受國際市場青睞。目前,東方日升85%左右的產品出口至歐洲、東南亞地區。
在推動行業方面,東方日升作為行業先行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創新解決方案,連續三次刷新了HJT世界紀錄,依托“薄片”“微晶”“低銀含漿料”三大關鍵技術對異質結產品進行迭代升級,成功開發了Hyper-ion伏曦系列組件。目前,該系列組件實現了在更低生產成本的情況下將N型異質結技術的低碳特性發揮至更高水平并成功量產。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預計,到2024年,異質結技術及產品將進入爆發期,屆時設備投資將進一步大幅減少并接近PERC(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電池技術),規模化生產和材料的補充也將使非硅成本進一步大大降低?!笆聦嵶C明,HJT薄片電池比PERC電池碳值下降30%。相信在未來兩者設備投入成本趨平后,前者將成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投資者收益率的最佳方案。”莊英宏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堅定走超低碳技術路線,加強創新并進一步縮短技術迭代周期,持續為市場提供最優光伏解決方案,最終助力“雙碳”目標的加快實現,推動社會經濟低碳轉型發展。
企業減碳進行時
日常生活中,生鮮閃送中少不了冰袋和干冰。我們購買的生鮮產品中為保鮮而放置的干冰很有可能來自一家火電廠。聽上去似乎有些魔幻,干冰這樣的冷產品怎么會來自熱量巨大的火電廠?得益于碳循環利用中的技術創新,江蘇華電句容發電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電句容分公司)就將這一“奇思妙想”變為現實。
在華電句容分公司,碩大的吸收塔上方,一根長長的黑色管道正在接收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經過分離、提純、壓縮、精制等工藝后,被兩臺干冰機制成干冰,源源不斷地裝入包裝箱中。華電句容分公司創新脫碳工程,采用醇胺法,每小時能制成600千克的干冰,相當于年捕集1萬噸二氧化碳?!皳Q算成‘種樹’,就意味著種植9萬棵樹?!比A電句容分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閆哲表示,單單干冰銷售這塊,每年就能為企業帶來兩三百萬元的效益。
4臺百萬千瓦發電機組,一個1750萬噸的煤炭儲運中心,年發電量190億千瓦時……作為華電集團在江蘇省最大的發電企業,一直以來,華電句容分公司堅持“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節能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的節能降碳水平。
除了捕集二氧化碳,華電句容分公司還通過高性能環保機組,實現每年150萬噸以上的減碳目標?!岸趸嫉臏p排配額是可以在我們國家的碳市場上進行交易的,每年也有超過1億元的經濟收入?!比A電句容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軍說。
華電句容分公司只是江蘇企業擁抱“雙碳”時代的一個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地把“雙碳”、可持續發展納入企業的戰略設計,積極擁抱綠色發展。
綠色創新賦能企業
科學控碳、有效減碳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在低碳信息化領域扎根13年的中國擎天軟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擎天科技)打造了國內首個以綠色低碳為主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擎天綠色低碳工業互聯網平臺(下文簡稱擎工互聯),實實在在地用綠色創新為企業賦能。
2021年夏天,一批由紅豆集團生產的“碳中和”沙灘褲在海外電商平臺熱銷。作為服裝,這批沙灘褲并沒有特別之處,但由于沙灘褲貼上了“氣候友好型”的標簽,因此它們在亞馬遜購物網站上獲得了置頂推送。這是國內第一批“碳中和”出口服裝,每件沙灘褲上的“碳中和”標識,能夠詳細地記錄每條沙灘褲的“碳足跡”。
“原材料碳排放量1.86kg,加工0.81kg,運輸0.01kg;產品碳足跡2.68kg,碳匯吸收2.68kg,產品碳排放0kg……”只要用手機掃描褲子標簽上的二維碼,便能得到“您手中的商品已被認證為碳中和商品”的頁面。更有趣的是,產品的“碳足跡”全程可回溯,原材料、生產加工、運輸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數據在手機頁面一目了然。
如此便捷的碳排放信息“掃碼即看”,背后得益于擎工互聯這一“碳認證員”不斷的技術創新,由其打造的“碳擎—數字化碳管理與核查系統”,能夠實現“一站式”碳盤查、碳足跡與核查認證服務,并且這項數字化碳認證服務已獲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
如今的“碳擎—數字化碳管理與核查系統”已覆蓋鋼鐵、建材、化工、電力、造紙、玻璃等24個行業,在輔助政府做好碳監管的同時,更從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角度出發,量身定制管理與核查方案,提升企業內部效能,節本增效。
創新還遠不止“碳認證”,擎天科技研發的全球首款碳計量邊緣一體機也成為企業實現減碳的一大利器。個頭不大、有著方正扁平外觀的碳計量一體機就像是企業的“智能碳排放管理員”,運用物聯網在線監測技術,對各類型碳排放源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實時監控,實現對企業碳排放數據的實時計量,為企業開展節能減排、進一步深入挖掘碳數據價值提供著精準助力,搭建起綠色低碳轉型的橋梁。
擎工互聯副總經理陳妍珺介紹,一臺機器就是一套完整的企業碳管理“ERP”:分析生成的碳排放數據,可以通過本地化一體機的自帶屏幕進行查看。實時碳排放、能源資源消耗、重點設備運行、節能減排情況都能清晰地展現,為管理部門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提供有力支持,最終達到碳排放數據的實時可知、實時可視、實時可控。
用創新為用戶帶來真正的減碳價值,擎天科技用專業獲得了更多的企業認可,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