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神農架林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從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高度,精心打造紅色底蘊深、引領作用好的紅色村莊,賡續紅色基因為鄉村振興強心鑄魂。
深挖紅色資源,讓根基更“穩”。深度挖掘歷史故事,搭建傳承歷史載體。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林區檔案館(黨史研究中心)收集整理紅色故事,編撰發放《神農架林區革命斗爭史》5000余冊,為紅色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按修舊如舊原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用好用活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400萬元,有效帶動整合配套資金2000余萬元聚力打造紅色古水,修復保護古水村蘇維埃舊址,修建神農架古水蘇維埃紀念館,展示神農架土地革命史。今年7月,為進一步擴大紅色陣地,古水村新建神農架解放戰爭紀念館,用于展示神農架解放戰爭革命史。
講好紅色故事,讓品牌更“響”。充分用好紅色資源,多渠道多形式多層面唱響紅色品牌。古水村深入挖掘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后縮編為紅三軍)在神農架開辟南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自編自演《南山紅》情景劇。情景劇由當地群眾傾情演繹,今年6月以來共演出58場,觀看人數達2000余人次。堅持規范化運作,開發系列紅色文化旅游項目。2021年以來,結合支部主題黨日、黨性教育等活動,全區各單位相繼組織干部職工275批次9700余人次到古水村開展現場教學活動,“聽一個革命故事,觀一場紅色情景劇,走一次紅軍路,唱一首革命歌曲”等一系列拓展活動收獲一致好評。
建設紅色村莊,讓面貌更“美”。切實增強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促進村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以村級黨組織換屆為契機,選優村黨組織書記,配強“兩委”干部。換屆后班子成員年齡學歷等綜合條件更好,致富帶富能力更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更優。在各類省、區級培訓中,優先安排紅色村“兩委”成員參加。為全村所有符合條件的黨員掛牌“共產黨員戶”“黨員先鋒戶”,“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推動其在鄉村振興中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美麗家庭示范戶”等評比活動,發揮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公益性崗位力量,廣泛發動黨員群眾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集中清理整治廣告路牌40余塊,清除亂堆亂放30余處,配備生態護林員31名,持續鞏固整治成效。
發展紅色產業,讓收入更“豐”。打好神農架特色牌,拓寬群眾致富路。出臺《關于鼓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實施辦法(試行)》,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出貢獻的村干部進行獎勵,增強村干部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積極性。因地制宜構建生態農業體系,重點發展中藥材、干鮮果、有機蔬菜、紅高粱等特色品種種植1200余畝,發展冷水魚、生豬、秦巴黃牛、中蜂等特色養殖品種,帶動400余人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利用古水河流域田園風光、鄉村文化,加快特色休閑創意農業發展,打造以生態采摘、農事體驗、休閑垂釣、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休閑觀光體驗區,鼓勵發展農家樂10余戶、特色民宿4戶,帶動周邊3個村落協同發展,間接輻射2000余人,讓村民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中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