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你們知道嗎?有一種巨大的飛行器,曾經在里海水面上馳騁。
小軍迷火山
你說錯了吧?飛行器應該是在里海上空飛行。
小軍迷阿南
哈哈,我知道!但這種飛行器真的能夠貼著水面飛馳。
小軍迷六六
沒錯,這種飛行器還有個外號,就叫“里海怪物”。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偵察衛星發現,一架非常奇怪的大型飛行器在里海的海面上飛馳。當時正值冷戰時期,這種蘇聯研發的新式武器裝備立刻引起了關注。
經過分析,美國軍方推算出了這個大家伙的性能數據,這讓情報分析員跌破了眼鏡:它長達100米,重量保守估計為500噸,卻能以8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在貼近海面1~6米的高度飛行,這個高度使得它能夠避開當時任何雷達的探測。
這可嚇壞了美國軍方。軍事專家為這款不明飛行器起了個外號——“里海怪物”。
“上帝之手”真有勁
“里海怪物”曾經讓西方國家擔驚受怕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冷戰結束后,前蘇聯的大批資料解密,大家這才知道,“里海怪物”原來是前蘇聯著名的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研制的地效飛行器。它能在如此貼近海面的高度高速飛行,關鍵的奧秘就在于它利用了地面效應產生的浮力,這股神秘的浮力被人們稱為“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其實并不神秘。早在飛機誕生之初,人們就發現飛機在低空飛行或是降落時,機翼與地面之間的空氣會產生一股奇異的浮力,這股浮力甚至讓飛機降落得非常困難。
蘇聯科學家經過了大量的風洞實驗,發現當機翼距離地面的高度為翼長15%的時候,這種浮力最為明顯,于是科學家將這個空間命名為地效區。在地效區飛行的飛行器會被“上帝之手”柔和地托起。蘇聯科學家就此研發出了“里海怪物”。
“里海怪物”是反艦攻擊型號,裝備載有核彈頭的巡航導彈。據稱,“里海怪物”的航程可達7500千米,飛行速度是普通水面艦船航行速度的10倍以上,它可以裝載超過800名士兵,裝載重量約為500噸,運輸成本遠遠低于飛機。
就軍事應用而言,地效飛行器在雷達盲區活動,很難被發現,因而能夠躲避敵方的防空火力攻擊。用于突擊登陸時,地效飛行器能夠像氣墊船一樣在地面或沼澤上空飛行,輕易越過岸邊反登陸障礙物和地雷。
蘇聯一共制造了兩艘“里海怪物”,1號機是反艦攻擊型,2號機是醫療援護型,內部配有野戰醫院。只是2號機一直未完工,長期停放于一處俄軍工廠內。
“怪物”無奈進冷宮
當然,地效飛行器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地效飛行器需要盡量緊貼水面,可是一旦機翼、機身碰水就很容易失控,會引發重大事故。其次,地效飛行器重量很大,這意味降落時的沖擊力會比水上飛機大得多,因此使用壽命較短,維護費用也很高。不僅如此,因為“里海怪物”的能力非常特別,讓人們陷入了困惑:它到底是飛機還是艦船?換句話說,到底是由空軍承擔它的研制費用還是由海軍承擔呢?
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蘇聯的財政狀況已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因此空軍和海軍相互推諉,都不愿意哺育“里海怪物”。最終,研制計劃被遺棄在了保險柜中,“里海怪物”也被擱置在了破舊的碼頭生了銹。
“怪物”東山再起
“里海怪物”雖然被拋棄了,然而它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卻引起了美國軍方的強烈興趣。美國國防部曾出資向俄羅斯求購“里海怪物”的1號機,然而俄羅斯雖然缺錢,但也不肯輕易拿出壓箱底的寶貝,于是就用天價嚇退了美國。
碰了一鼻子灰的美國人只好回家自己研究。美國很陜研制出了“美洲航線”地效艇,這種能裝載4~6人的小型地效飛行器主要作為民用。未來,美國海軍的大型地效艇可裝備“三叉戟”洲際導彈,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
中國也在20世紀90年代成功研制出地效飛行器天翼一號。該地效飛行器起飛重量4800千克,速度180千米每小時,裝有2臺航空活塞發動機。
曾有科學家表示:“地效飛行器的研制和發展,是搶占低空海上飛行技術領域的歷史性機遇。如果把握得當,有可能在該領域率先引發技術革命,促進航海業發生重大變革。”
見此,俄羅斯也坐不住了。不久前,俄羅斯MMS雷達科學生產公司和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宣布重啟地效飛行器的研發,將研制新一代大型地效飛行器。新一代地效飛行器在“里海怪物”的基礎上設計,載重量可達600噸。他們還準備設計載重量達2000~3000噸的運輸和客貨兩用地效飛行器。
也許不久的將來,“里海怪物”將會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