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地傾斜,或發酵,
一種若茶非茶的物質,
以綠色之光環繞芬芳或氣質。
我編纂的無字史冊,
那一片片沁雅的嫩葉,即為文字,
以象形的手法貫穿曲折或平緩的敘述。
茶歸何處?何處茶園?
悖論的修辭,
立起來是利刃,倒下去是慈悲。
那浩然的風,拂過了一瓣瓣茶香,
那尚未全部舒展的脈絡,
隱喻了時間和稀薄的雨水。
何以指證?
《茶經》微燈,照耀蒼茫或往事,
那細膩的情愫,婉轉了一粒露珠,
或一萬粒戰栗的回饋。
那沉默的山野,儲藏了多少綠色的黃金,
多少未被重復的鍛造,
消散了美學的茶樹和培植。
無名之山,或有名之家。
誰推開了柴門,打開了濕潤的畫卷。
在這并未落款的暗香里,
體悟那素描或寫意的境況。
那慈祥的老者,說了什么,我未聽清。
方言,或風聲,
帶我步入了那仿佛早已逝去的時空,
或旋轉的舞臺。
二
泥土醇厚,再一次炮制。
這式微中的隆重,清淡處的劇烈。
誰告白了一種恍惚,
在此處,浮梁的典故徐徐展開,
像一塊茶餅,葆藏了情愫、技術和簇新。
那無力拆解的回憶,將重新上路,
心至茶心,多么遙遠,又多么迫近。
春秋抒懷,關乎工夫紅茶,
關乎一種縹緲而實在的茶道。
那濃稠的風景,以更加濃稠的風雅,
表達如此堅定的立場。
沒有哪里的茶更適合此處的溫潤,
母性的力量賦予了茶更高的光華,
從此而去,
我看到了茶卑微或煌煌的模樣。
那蘊藉或生長,在蟲害或疼痛里延伸。
那隱匿于空中的茶仙,
言說了天道、人心之道,
甚或那天賜之茶,
和靈性之茶的華麗和堅守。
三
鳳游山作證,視域云霧。
那純粹或疊加的茶韻,
穿梭了多少河流或山谷,
在恬然的院落里,
自我博弈或呈現。
誰會是一方城池的主宰,
誰又是那起伏的劇情里,
不可或缺的道具或中和?
我念,浮梁,或天祥茶號,
茶的故園里,此茶和彼茶交談,
仿佛昨日,
他們剛剛從天界或人身轉化而來,
那層疊的結構里,清香彌漫,命理緘默。
那無從安放的魂魄,或技藝,重新規整,
在一滴墨汁的豐沛里抒發情致。
此地,至陰至醇之所,
大美大愛之心,
我管窺民俗盎然,傳唱或服飾華麗,
那玲瓏處,
我聽得幾段傳奇,愛情或悲傷,
在一杯茶的溫暖里消解了凄然和荒蕪。
那一片片新茶,意蘊了怎樣的情致?
我從遠方來,
在茶鄉里探尋那高于茶的吟詠或撰述。
即使沒有,我也會如一枚茶葉,
在輕盈而純凈的生命里,
體驗那單調卻高尚的情趣。
四
山勢桎梏,茶香暗喻其中。
我剖析一闋茶磚,
或時間的線軸上,蓬勃的賦予。
那以高香稱謂的綠意,
昂揚了多少旺盛的氣息或沁脾的旌旗。
茶韻怎堪?
唐詩宋詞,抑或悠悠的茶馬古道。
我看見第一匹馬從史冊中走出,
鈴鐺或錦囊,
搖曳了松樹、柏樹,或一朵朵杜鵑。
我聽到第二匹馬從記憶里走出,
嚴謹或疲憊,
在那一隊大雁般的比擬里意念了畫卷。
我管窺第三匹馬,
此刻馳騁,
以清新的貨品比照那迅捷的車輪,
瓦解了多少模式,或一抹翩然的絲綢。
我揣度古老的寓言,茶園依然,
科技升級,品質的標注里,
浮梁的詩意順延了平仄或律令,
在蓬勃的敘述中考究語法,
或那堅韌的譜系中,
一個小小的人兒,為一杯茶,
保留了最初的位置,高潔或純粹,
遼遠了一抹鄉愁。
五
天空并未傾瀉,雨色保持了勻速。
我目睹多少虛無,
在傳承和創新之間搖晃。
那是一葉舟,
穿過了技藝的海,也穿過了手法的河。
我銘刻,這虛擬的技術,
以龍蟲并及的浩渺,
承接了一方版圖上那尊崇的圭臬。
請珍視或調轉,那瀕臨東河的種植,
在節氣或光陰的褶皺里,
映現了春天的綻放,和秋天的收獲,
那隱約的絲竹,演繹歡愉和酣暢。
我見茶如見人,
浮梁茶者,茶之蛻變或夯實。
言未嵌入,我感受那柔美的意蘊,
或一座城池的間隙里飄搖的和風。
與茶書,或與茶,共同攀緣或下降,
在古雅的芳香里,
刻度道德、神示,和科學的榮光。
我擦拭那蒙塵的茶,
讓它們從一座座優雅的茶園里再次出發,
在時代的賦予中贏得榮耀和微笑。
那未知的路途上,我品,浮梁之紅茶,
或那沾染了邊疆氣息,
通往都市繁華的寧雅。
六
蒼穹低首,或傾軋,
那輕薄如玉帛沉重似水銀的茶,
在純天然的綠色標簽上滾動。
我譜寫那無音的樂章,
那一份份包裝奢華或純凈的品位,
在民族或美聲抑或流行的范疇里彌漫。
何為茶,或以何愛茶?
在能指和所指的根系上,
我辨析浮梁或與之相鄰的生物,
那醇香而爛漫的敘事里,恪守或奔放,
在茶的話語中,
我尚未忘卻那一條道,在簇擁里盛大。
誰訴說清雅,古道,
或茶道的華彩,交錯了半生的瞭望。
這是浮梁,
每一座山都有一份不可替代的茶香,
每一條河都有一滴無法置換的茶韻。
我追隨那水墨的手法,
在開闊而柔順的宣紙上收斂又舒展。
古典引領現代,芳香鐫刻青春。
我品那虛幻的氣息,
在一冊關乎茶以及氣味的經卷里,
我檢索表達,
以清澈而加速的贊美,銜接寬廣的生活,
讓茶,代替庸常,
慢慢訴說或擴散那源于血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