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沒有其他更好的詞句,能形容華為回歸的意義了!
自從8月29日以來,華為在未召開發布會的情況下,陸續推出了Mate60系列、Mate X5等多款新機,并且都搭載了新的麒麟芯片。這些機型在網絡全款預售,基本秒光,讓人直呼那個熟悉的華為終于回來了。
華為毫無預兆的突然開售,不僅給了美國的裁判強硬回擊。其驚人的性能,在美科技界也引起了巨大的輿論風波。正如美媒所言,技術封鎖并不能扼殺具有永不言敗精神的企業,只會讓這家企業更加強大。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啟動全面回歸全球手機市場的通盤計劃,國內市場先行,海外市場后發。過去三年,華為的多重技術突破,已為這次回歸打下了基礎。華為最新的宣傳語“聚力新生”,應該是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回歸最好的詮釋!
華為在一些領域做了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情,從衛星通信到衛星電話,華為mate60就是集大成者。所以,華為的意義不僅僅是回歸,也是將國產化技術,通過華為mate60系一次完美亮相!就連西安交大的校長王樹國,在研究生開學典禮上,也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稱:華為是新時代的拓荒者!
然而,在大部分國人為華為回歸激動不已的時候,卻有相當一部分人發出異樣的聲音,這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兩種:其一,華為5G芯片回歸跟我一個月薪三千的人有什么關系?其二,不要樂觀,如果惹惱了老美,禁了windows,中國大部分企業都得癱瘓……
任何時候都不缺乏唱喪歌的人,但不管你月薪多少,華為的回歸或多或少都跟你有關系,甚至對你的未來產生一定影響。
首先,任何科技的發展創新,都是利國利民、造福人類的好事。
美國多年來,為什么不遺余力地要對我們進行芯片封鎖?因為芯片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核心,沒有高端芯片,大部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將停滯。之前,我國的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就好像被掐住了喉嚨。
而華為Mate60Pro手機芯片,實現了7nm工藝,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可以滿足我國大部分高科技產業的需要了。據說明后兩年,華為還將努力突破5nm、3nm工藝,如果這兩個工藝成功突破,就意味著歐美芯片的“末日”要來了。
關于鴻蒙即將研發成功的消息,突然開始被很多媒體報道了,這個消息最早是由華為前終端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透露出來的,應該比較可信。所以,消息一出,一下子就炸鍋了。目前華為還沒宣布鴻蒙pc版的問世。但如果屬實,那就是史詩級的重大突破。這代表著又一個中國“卡脖子”的領域,迎來了重大突破。這也就解除了那些,抱持“老美禁了windows,中國大部分企業都得癱瘓”人的顧慮。
自己能獨立自主,才能不再受制于人。

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的發展來說,信心比黃金都重要,因為它能起到力挽狂瀾、絕地重生的作用。打破了歐美“卡脖子”封鎖,就能百倍提振民族發展的信心。
其次,任何民族企業的騰飛,都將帶動很多普通人的收入增加。以C919大飛機舉例,它的研發成功,意義遠不是你看到的有國產飛機坐那么簡單。大飛機零部件幾百萬個,上下游提供的工作崗位以千萬計算。而這些零部件的生產基地有很多在中小城市,當我們的高端制造業發展起來,意味著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可以在當地解決就業,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份縣區甚至市區公務員水平的工資。
華為旗艦機這次歸來,兩款機型每年至少會銷售3000萬部,其中2000萬部,都將是把過去蘋果拿去的,反搶回來了。這至少價值1500億人民幣的營收,從蘋果轉移到華為。全套配套的元素,平板電腦、PC、手表、耳機等一系列產品,影響至少2000億人民幣。蘋果手機和華為手機最大不一樣的地方是,Mate60Pro幾乎都是國產化,這些增加值都是在中國。蘋果只是用了中國制造組裝和部分器件,加上稅收,估計一部iPhone,中國的收益得不到市價的20%。華為回歸,就是多了1600億在中國。按當前產業鏈人均年收入16萬元人算,產業鏈多了100萬的就業。華為產業鏈員工會買房、買車、吃飯、旅游等,帶動的間接就業崗位,至少是產業鏈的6倍以上。也就是說,一個Mate60系列,可能影響百萬人的工作,幾百上千萬的家人。
另外,因為產業鏈在中國,貢獻的各種增值稅和個稅要高多了。這就必然會給各種配套的、服務的、消費的、建筑的帶來投資效果。可以想象,華為回歸,和每個國人都相關,要么受益產業鏈,要么受益財政收入的建設。
(本文為作者觀點,責任自負,并不代表本刊及其主辦、主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