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早的5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之一,西安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激發企業動能和市場活力,培育服務外包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產業整體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品質、高效益轉型升級。
2022年,西安完成服務外包執行額26.66億美元,同比增長18.63%,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9.78億美元,同比增長51.72%,離岸市場的國家和地區數量累計達到110個。
拓展新優勢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9月2日-6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9月3日,陜西交易團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主題日活動--西安市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北京)推介會,以“數字賦能服貿創新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主題,旨在借助服貿會這一國際展會,充分展示西安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所取得的成效,加快西安服貿與國際接軌。
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指出,陜西歷史文化厚重、自然生態優美,交通物流便捷、資源稟賦優越,科教實力雄厚、產業門類齊全,開放優勢明顯、營商環境優良。當前,西安以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為契機,穩步提升傳統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大力推動技術貿易、數字貿易發展,全力支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以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我省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朱光耀表示,西安服務貿易亮點眾多,國家7個大類特色出口基地西安占據4類,探索出的最佳實踐案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為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供了西安經驗。他表示商務部將繼續支持西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加強服務貿易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在數字貿易、文化貿易等領域不斷拓展競爭新優勢,為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隨著我國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將帶動服務貿易特別是數字貿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等快速發展,服務外包充分發展,數字貿易乘勢而上。2022年,西安數字經濟總量達到5249億元,數字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45.6%,涌現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企業,其中美林數據位列全國工業大數據企業第1位,中煤航測、陜西天潤入選全國地理信息大數據百強企業,陜煤集團入選全國工業互聯網百強企業等。
立足新趨勢 擴大社交圈
近年來,西安立足全市產業基礎和先行先試優勢,全面深化國際經貿規則對接,促進數據、技術、資本等要素資源快速流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目前,西安全市有服務外包企業總數近4000家,擁有華為、思愛普、艾默生等世界500強企業40余家,中軟國際、軟通動力等中國軟件百強企業50余家,易點天下、陜鼓動力等100余家本土龍頭企業從西安走向世界。

原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商務部原副部長易小準指出,西安在服務貿易發展中更應具有為國家戰略服務的使命擔當、開展全球合作的堅定信心。他期望西安把握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果,加快創建以“一帶一路”為特色的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要主動對標CPTPP和DEPA等國際貿易新規則,更快融入全球市場。
在主題推介環節,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強表示,與會企業能與西安在創新賦能、互補協同、通道聯通、人才培養等四個方面展開合作,共同促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高水平開放,為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提供強勁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果發布環節,西安交通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馮宗憲教授發布了2010-2021年“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數字貿易發展指數。
在第一場主題為“‘一帶一路’文化貿易的西安實踐”的對話中,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執行院長林桂軍、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以及西安高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曲江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和西安市榮信教育、橋合動漫等企業負責人共同探討了西安文化貿易走向全球的實踐路徑。
在第二場主題為“數字賦能服務貿易的西安未來”的對話中,來自中國金融出版社原總編輯郭建偉、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教授鄭錦榮、中關村智科服務外包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強以及西安軟件園、中煤航測、易點天下等西安市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共同探討了西安數字貿易發展的獨特稟賦,提出了西安應積極參與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探索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率先在數字貿易領域開展先行先試,與全球企業共享數字貿易發展新機遇,以數字貿易為支撐,推動西安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