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關系不僅關涉營商環境,而且反映黨風、政風和社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而一個地方的“一把手”往往是當地招商引資的主要決策者、地方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實踐證明,哪個地方“一把手”在政商關系上處得既“親”又“清”,哪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就正、經濟發展就好。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往往極其容易成為一些不法企業競相“圍獵”的對象。回顧以往的案例,黨員領導干部的違規違紀,總會有政商之間不清不楚的身影。
為何利益集團不惜重金去“圍獵”領導干部?根本原因在于,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手握權力,可供支配資源巨大,通過腐蝕領導干部、搞權力尋租,帶來的利益回報巨大。“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讓利益集團放棄“圍獵”,必須嚴格規范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加強監督與制約,防止其輕易利用手中的權力搞權錢交易、搞權力尋租。如果利益集團發現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不再那么容易被其利用以獲利,自然就少了“圍獵”的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扎緊制度的籠子,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在2016 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用“親”“清”兩個字定位新型政商關系,不僅讓政商關系有規可依、有度可量,更給黨員干部和企業家之間如何打交道,指明了方向,劃出了底線。保持新型政商關系,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要保持“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首先必須講政治,做到界限分明、彼此清白,做到公開透明、平等相處,做到依法依規、堅守底線。
2021 年3 月,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黨中央公開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
《意見》第十七項指出:規范領導干部家屬從業行為,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高級干部要帶頭執行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規定,為全黨作出示范。領導干部與企業家交往必須守住底線、把好分寸,“一把手”要帶頭落實“親”“清”要求,不得以權謀私,搞暗箱操作和利益輸送;管住管好自己的家屬親友,決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職權斂財謀利,防止居心不良者對家庭成員進行“圍獵”。黨委(黨組)、紀檢機關要加強對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處置投訴舉報,發現問題依規依紀嚴肅處理。
下一步,中央和各有關部門仍應下大力氣規范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手中的權力,全面布控權力運行的風險點,從源頭上鏟除權力滋生腐敗的土壤,讓圍獵者無“獵”可“圍”。
一枚硬幣有兩面。領導干部既要防止被“圍獵”,也不可因噎廢食,因為害怕被“圍獵”,就不敢與企業家打交道,本來該幫的企業不敢幫了,加快發展該做的事不去做了,使正常的工作受到影響。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首字在“親”。繁體字的“親”,一邊是“親”,一邊是“見”,意謂要經常見見面、談談心,互相關心愛護、互相理解信任、互相提醒支持。全心全意服務企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企業家健康成長,是“親”的意義所在。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監督第一職責,推動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干部準確理解和把握“親”的要義,真心真情為企業辦實事解難事,讓企業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服務“溫度”。
近年來,各地政府機關高度重視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構建,通過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制定惠企政策措施,推動政策落地落實,強化協調服務,著力解決困難問題等助力民營經濟逆境復蘇,推動民營企業做優做大做強,確保了本地民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雖然現在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毋庸諱言,辦事難、辦事繁等問題仍然在極個別地方存在。一些黨政干部感到與企業家交往的度不好把握,怕擔當不作為,為“自證清白”,見到企業家避而遠之,不愿意到企業調研,不想辦法幫助解決問題。為了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四川雅安市委市政府建立起一系列的政商聯系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密切政商關系的活動。通過一系列工作的開展,當前我市政商關系更加緊密融洽,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2022 年4 月,雅安市18 位市級領導帶隊和34 個市級部門參與組成了18 個調研小組,深入8 個縣(區)和經開區,采取入企走訪、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走訪調研,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各縣(區)也同步開展調研活動,全市上下“穩經濟、促增長、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專題調研行動迅速全面鋪開。通過調研,了解到了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現場解決了部分個性問題,增強了市場主體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切實感受到了黨委政府的關心與支持。
此外,雅安市還通過市級領導結對聯系定期座談等形式,同民營企業家交朋友、聽真話,支持民營企業健康成長,積極推薦誠信守法、熱心公益事業、支持黨建工作的民營企業家參加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選舉,市內舉辦的各類重大活動,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參加,定期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進行表彰獎勵,讓廣大民營企業家時刻感受到黨委和政府的信任與關懷。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內容。一段時間以來,“親而不清”是常見的畸形政商關系,突出表現為官商之間相互勾結、搞利益輸送。有的時不時去企業搞個檢查,吃拿卡要仍不鮮見,甚至出現“不吃公款吃老板”、借用企業人員的住房和車輛等新形式新動向。有的意圖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分一杯羹,或“以權謀分紅”,虛假出資獲取高額回報,或“以權謀利息”,向企業老板零利息借錢或高利息出借,“影子股東”成為一些黨員干部謀取私利的新方式。
據云南省曲靖市紀委監委統計,自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來,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嚴重違紀違法的黨員干部及有關人員266人,其中七成與政商關系不清有關。從涉案方式看,收受財物禮金、索取好處、以權謀私等常見方式還在延續;從短期行為到長期投資、從直接收受賄賂到牟取期權利益的新趨勢逐漸顯現。
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應如何跟企業交往,既服務到位又不打擾企業?最重要的是需要領導干部在交往過程中要做到規避謀取個人私利、違規獲取薪酬、違規收受財物、違規干預經營、濫用監管職權等,在制度層面進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邊界,為政商交往提供有益補充。紀檢監察機關要從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中,注重發現政商交往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問題根源,監督推動建章立制,使政商交往有度有界、正向而行。
截至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出臺文件規范政商交往行為,通過制定《政商交往政府清單》,用“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為政商交往劃出了“安全區”和“紅線區”,讓領導干部真正打消顧慮、坦坦蕩蕩與企業交往。
“規范黨員干部與企業正常交往行為,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日前,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紀委監委組織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調研,收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建議,厘清公職人員與企業交往界限。
在廣泛征集企業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恩陽區紀委監委組織相關部門反復研究,出臺了《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其中包含10 項“鼓勵倡導事項”和14 項“反對禁止事項”,精準劃定了平等對待市場主體、支持企業發展的“安全區”和濫用職權破壞發展環境的“禁區”。
以清單落實情況為第三輪“新風護航”正風肅紀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恩陽區紀委監委組建5 個專項監督檢查組,進店訪企、起底問題、助企紓困,聚焦公職人員作風、惠企政策兌現等重點,著力發現服務企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作風問題,以及吃拿卡要、濫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腐敗問題,并快查快辦。
恩陽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區將圍繞制度落實強化主動監督、跟進監督、常態監督,持續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