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久華
國之大者,安全為要。控制審計風險是新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重要任務。近日財政部印發了《加大審計重點領域關注力度,控制審計風險,進一步有效識別財務舞弊的通知》,對充分發揮審計鑒證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切實履行審計鑒證職責、合理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幫助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有效決策判斷的重要舉措,是保障注冊會計師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回應社會關切、維護市場秩序和公眾利益的重要手段。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必須把控制審計風險放在突出位置,筑牢控制審計風險“防火墻”。
正視風險、把握風險是謀求審計戰略主動的關鍵。一要科學分析研判。正確認識審計風險的性質和特點,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能,對各種審計風險及其帶來的不確定性進行全面、科學的研判,采取研討、比較、權衡等多種方式,消除風險認知偏差,力求做到精準研判、精準識別、精準控制。二要突出重點領域。關注財務舞弊易發高發領域,針對貨幣資金、存貨、在建工程和購置資產、資產減值、收入、境外業務、企業合并、商譽、金融工具、濫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典型案例,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引以為戒,通過各類典型案件,從中深刻吸取教訓、時刻警醒,始終秉持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原則,恪守審計專業準則,嚴格職業道德約束,嚴守道德誠信紅線,警鐘長鳴、防微杜漸。三要積極有效應對。善于尋找內在規律,透過外部現象把握本質,學會從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中及早發現潛在的風險,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提前考慮、預先謀劃,精準識別、有效應對。特別對大額貨幣資金和函證不實、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等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會計師事務所要認真梳理高風險客戶,對類似問題更要仔細甄別,其中對函證回函是否真實、企業交易對手是否真實等問題要嚴格復核自查,必要時應實施替代程序,開展“穿透測試”。
控制審計風險,關鍵在于落實責任。責任不明很可能會導致履行職責過程中出現缺位、越位、不到位、甚至錯位現象。因此,會計師事務所要厘清責任清單。認真梳理崗位責任清單,緊盯風險點,明晰責任邊界,防止風險防控的空白及灰色地帶,保持風險責任邊界劃定的靈活性,及時有效防控風險的越界、交叉、相互包含。同時按照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原則,推進審計風險“無縫隙”控制。(1)要明確各級責任。按照“有權必有責、權責必對等”原則,建立和完善審計工作分級負責制,重點夯實五大責任:一是項目組成員對審計計劃方案確定由其實際負責的具體審計事項質量承擔相關責任;二是項目合伙人對其管理和實現的項目業務質量承擔總體責任;三是審計業務主管合伙人對審計業務質量承擔主管責任;四是質量主管合伙人對審計業務質量承擔監管責任;五是主要負責人對審計業務質量承擔最終責任,并接受問責。在這五大責任中,要重點突出不同組織領導層面的責任,目的是抓住合伙人“權責對等”“受益大、責任重”的主要矛盾,有利于綱舉目張,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但并不否定或減輕項目組成員即注冊會計師、從業人員的執業責任。(2)要建立問責機制。堅持“權責統一,錯責相當”的原則,建立褒獎激勵、懲罰約束機制,督促注冊會計師真正做到勤勉盡責。建立實績考核評估機制,理清責任、糾正偏差,對注冊會計師或各層級合伙人在審計實施的不同環節中的過失行為和故意行為,設定具體的確認標準和懲罰措施。對故意漏審或嚴重失職的行為,進行嚴格的問責和責任追究,與相關責任人員的考核、晉升和薪酬掛鉤,并以適當形式在全所進行通報。
控制審計風險是一項系統工程,迫切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嚴格自律、行業協會的服務支撐、監管部門的正確引導,方能抓好審計風險控制。首先,自身要得力。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責任意識,深化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加大質量指標在評估評價中所占權重,實行人員調配、財務管理、業務承擔、技術標準、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統一管理,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切實加強專業能力建設,持續組織審計人員深入學習執業準則和監管規則,調整完善薪酬體系,向一線員工傾斜,加大對審計技術和信息系統的研發投入,充分運用現代化審計技術和手段,不斷增強查錯糾弊的能力。其次,協會要發力。行業協會要指導事務所理性選擇客戶,對于弄虛作假、欺騙市場的劣質上市公司客戶,要堅決解除業務約定。同時,積極爭取有關方面的理解和支持,進一步優化執業環境。針對會計核算領域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完善會計準則,發布相關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為會計實務提供更多指引,從制度層面堵塞漏洞,遏制造假空間;針對審計程序薄弱環節,及時完善審計準則,發布相關問題解答,為審計工作提供更多操作指南。第三,監管要助力。監管部門應實施精準監管,以上市公司審計為例,應根據各會計師事務所承接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等情況,進行分類監管,特別對過往沒有上市公司成功案例的會計師事務所要實施重點監管,加大對注冊會計師違法違規導致的審計失敗責任追究的力度,對出現審計失敗的注冊會計師列入黑名單,必要時依據注冊會計師法、證券法等追究法律責任。對會計師事務所出現審計失敗需承擔的經濟責任做些探索與創新,如出臺承接上市公司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進行投保或有一定規模的凈資產,幅度多少為宜,確保出現嚴重的審計失敗,有能力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明者遠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面臨新發展格局,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必須深刻認識控制審計風險的現實必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貫徹落實財政部加大審計重點領域關注力度、控制審計風險、進一步有效識別財務舞弊通知精神,堅持質量導向,樹立服務意識,加強誠信建設,強化風險管理,不斷提高審計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真正將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建設成為更有尊嚴、更有作為、更有希望的現代高端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