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新年賀詞里引用蘇軾名言“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鼓勵國人知難而上,迎難而進,拼搏戰勝困難,奮斗創造奇跡。
“犯其至難”,即向最難之處攻堅,肯定會阻力重重,困難多多。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只要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無畏勇氣,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邁精神,有“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堅韌態度,就一定能實現奮斗目標。
“圖其至遠”,即追求最遠大的目標,唯艱苦奮斗能實現。前進道路并非都是康莊平坦鮮花歌聲,而是多有坎坷崎嶇,也會有荊棘鬼魅,只有奮斗才能解決問題。奮斗之根是苦的,但成功之果是甜的。奮斗,就意味著年復一年的艱苦跋涉,意味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身心勞累,需要的是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奮斗者要明確目標,意志堅定,自強不息,百折不撓;要用辛勤汗水澆灌收獲,以苦干實干篤定前行。默默奉獻、初心不改的張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身體保護戰友的杜富國,值守在空間站的航天員,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者,戰斗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等,都是奮斗的楷模。他們的實踐充分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名言:“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犯其至難”,唯拼搏進取能過關。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曾有朱德總司令的 “誓拼熱血固神州”的錚錚誓言;有國防科研前輩們靠著“革命加拼命”精神,研制成功“兩彈一星”;有南海之濱的深圳人民,拼出一條血路,將小漁村建成現代化大都市;等等。今天,我們要繼續發揚拼搏精神,不論是推進改革,富國強軍,還是依法治國,反腐倡廉,都要有敢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拼命精神,越戰越勇,百折不撓,揚長避短,百戰百勝。
“犯其至難”,唯堅持不懈才能實現目標。山高水遠,沒有捷徑,萬里長征,艱苦異常。但路再長長不過腳,山再高高不過腳,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只要不停下來,堅持走下去,終究會達到前進目標。這里最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有跑馬拉松的韌勁,不怕狼蟲虎豹、魑魅魍魎,不怕艱難困苦、流血犧牲,永不懈怠,永不躺平,終能收獲成功的輝煌。
“犯其至難”,唯團結一致能成功。團結出生產力,出戰斗力,出凝聚力。團結的隊伍,沒有內耗,其行必速;團結的隊伍,心齊力聚,能戰勝一切阻礙。團結就是力量,這個真理不僅適用于治國理政、領兵打仗方面,同樣也適用于企業管理、文教體育等方方方面面。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只有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才能克服困難,開拓局面,心想事成。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展望前程,任重道遠,只要我們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有馳而不息、鍥而不舍的精神,就能勇敢無畏,穩操勝券,穩步實現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