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英
對于長期在一線工作的護士來說,靜脈采血是一項常規的工作任務,并不具有難度,但對于非醫學工作者而言是不一樣的。到醫院進行靜脈采血的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各項復雜的手續和流程。如果患者對靜脈采血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不了解,那么很容易出現茫然無措的感覺。因此筆者針對靜脈采血相關知識進行科普,希望能夠幫助患者全面了解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項。
采血之前,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自身的飲食。有些檢測項目需要空腹進行,在完成這些采血項目之前,患者不可攝入飲食,如血脂檢查、糖代謝檢查等都屬于此類。進行這類檢查,理論上需要禁食8小時,而最為理想的禁食時間是12~14個小時,因此大部分都會安排在上午時段。有采血需求的患者,最好在前一晚八點之后就不要進食,在這一過程中可飲用少量的水,但絕對不可以吃東西。
為什么一定要空腹采血呢?其實原因并不復雜。我們在抽取了患者的血液后,需要通過化驗得出血液中的一些重要數據信息,并將這些重要數據信息和正常的參考值進行比對,通過分析最終的比對結果,來判定患者是否出現了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收集正常參考值的時候,所有參與抽血工作的正常人群,都是在空腹狀態下配合抽血的。因此想要判定患者的身體是否健康,就需要讓患者也在空腹狀態下參與抽血,否則最終的數據與信息很可能會與參考值出現明顯的差距,這樣一來,醫護人員就無法評判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了。
除了上述原因,進食本身也會改變血液內的化學成分,在此狀態下抽血,醫護人員難以得到準確的化驗值。譬如患者在抽血之前攝入了一些高脂肪含量的食物,那么在抽血的過程中,患者很可能會出現甘油三酯呈幾何倍數升高的結果,但是否意味著患者本身的甘油三酯數值超出了額定范圍呢?結果顯然是否定的。又譬如有些患者在抽血之前,會攝入一些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抽血,患者的血糖含量就會遠遠超出正常值,這是否就意味著患者本身的血糖含量超標呢?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因此空腹抽血是很有必要的,患者應當配合醫護人員空腹完成抽血工作。
采血前劇烈運動是大忌,采血過程中也需要保持心態平和,情緒平靜,不宜有過于明顯的情緒波動。采血之前患者應當先靜坐5分鐘左右的時間,否則最后的采血結果也易受到影響。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在運動后進行采血,那么采血前患者需及時與檢驗人員溝通交流,遵醫囑進行采血。如果患者去門診進行采血,那么應當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坐位方式的采血。住院部的患者則有所不同,他們需要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臥位方式的采血。
在采血工作順利完成后,患者需要對于針眼進行按壓。通常情況下,采血人員都會引導患者使用棉簽在針眼上方進行按壓,以此減少采血后出血的可能性。但有些患者按壓手法不得要領,無法在短時間內止住血。那么究竟應當怎么按壓呢?首先,患者需要控制按壓的力度,不能過重也不能過輕。其次,患者需要注意按壓手法,不能揉針眼,否則會讓針眼加快出血。最后,按壓的時間要足夠,通常建議患者的按壓時間要達到5~10分鐘左右。
只有遵循以上注意事項進行靜脈采血,才能夠順利完成采血工作,患者朋友們需要掌握這些科普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