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晶
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經成為當前亟需關注和重視的問題,尤其是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是容易緊張、焦慮。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形體外表都會發生一系列的改變,皮膚褶皺、關節靈活度下降,臟器功能減退,引發多種疾病,進而導致動作遲緩、免疫力降低,也會導致生活自理能力明顯降低,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尤其是患有一些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時,老年人的心理壓力就會明顯增大,擔心自己無法得到根治、疾病進一步發展,內心長期處于較為緊張、焦慮的狀態,這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愈效果,還會引發老年人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是失落、孤獨感增加。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變得閑暇起來,可以去干更多自己喜歡干的事,但對于有些人來說,這些可支配的時間是空虛且漫長的,獨自在家的老人就容易出現孤獨和壓抑的心理。通常情況下,老年人需要良好的家庭關系,這不僅會使他們的情緒穩定,而且還會增加他們的生活幸福感,但是如果家庭關系不夠和睦,子女對老年人不管不問、較為冷漠,加上一些老年人喪偶變為單身,無疑會加劇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若是這些情緒沒有得到有效釋放,老年人還極易出現憤怒和焦躁的情緒。
三是抑郁、低沉心理明顯。抑郁是老年人群體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可伴隨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失眠多夢等問題,影響老人生活質量。困擾老年人的睡眠問題往往以入睡困難、睡眠時間短、睡眠質量不高等為主,長期失眠會導致老年人情緒低落,甚至出現煩躁和抑郁等心理問題,當然也會出現頭痛和記憶力減退等問題,這會加劇心理疾病的嚴重程度。
為確保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社會各方面都要積極采取有關的應對措施。
一是引導老年人正確看待衰老和疾病。要幫助老年人適應衰老的事實,并從身體健康、家庭生活、業余活動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正視自己的衰老,正確認識疾病,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樂觀面對人生。
二是加強老人與外界的溝通交往。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變小,此時需要為老年人創造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通過組織一些文化體育活動,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進來,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強身健體的作用,還可以增加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
三是堅持科學規律的生活習慣。老年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和運動時間,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基礎上,要適當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可以慢跑和太極等強度較低的運動為主。
四是要營造和睦的家庭環境。家庭是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保證家庭氛圍的和睦至關重要,子女的陪伴及其與老年人的交流是促進老年人心理狀態改善的重要因素。子女要多與老人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盡量達成老年人的愿望,如此可以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越來越好。
五是鼓勵老年人加強自身學習。退休后不再參加工作,很多老年人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此時要多鼓勵老年人主動學習,多讀書、看報,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這樣就能使他們的內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充實,而且還能有效避免老年癡呆的發生。
六是坦然面對生老病死,一些老年人對于自己的身體較為擔心,通常會出現杞人憂天的心理,此時要引導老年人正確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享受好當下每天的生活,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