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急診科是所有急診患者入院治療的首診科室,同時也是醫院中病種最多且搶救任務最重的科室。急診患者中不乏大量“潛在危重癥患者”,他們病情復雜、進展快,若未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錯過搶救的黃金時間,極易加重病情,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早期辨別危重癥患者,使其盡早得到有效治療,對于患者病情的早期控制及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醫療事業發展至今,雖說已然取得一定突破,但依舊有著一些重癥、重病未被攻克。而能夠被冠以急危重癥,一般都是存在著能夠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的極高風險,這類疾病發作后,一旦處理不慎或將直接導致患者直面生命威脅,嚴重的甚至會直接造成患者猝死。常見急危重癥包括各類休克、腦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這些類別之下任何一種疾病都將使患者的生命遭受嚴重威脅。
休克 是機體遭受強烈的致病因素侵襲后,由于有效循環血量銳減,組織血流灌注廣泛、持續、顯著減少,致全身微循環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嚴重障礙的綜合癥候群。氧供不足無法滿足組織的氧需求是休克的本質,如果診斷不及時或治療不恰當,休克最終將發展成器官功能衰竭。在醫學界中,曾有學者將常見的休克分為7類,分別為神經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內分泌性休克、過敏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這些都是對患者極具生命威脅的病癥。
腦功能衰竭 一般指源于腦部或身體其他器官的疾病而使患者腦部受到一定損傷,導致腦功能出現障礙,身體受到相關影響,進而在持續發展中形成腦衰竭狀態。在腦衰竭狀態下,患者可能會出現昏迷、腦疝、腦水腫、腦死亡等情況,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言十分不利,嚴重者將會直接導致患者猝死。
腎功能衰竭 腎臟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病理狀態,按其發作之急緩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腎功能衰竭系因多種疾病致使兩腎在短時間內喪失排泄功能,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各種病因所致的慢性腎病發展至晚期而出現的一組臨床癥狀組成的綜合征。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將慢性腎功能衰竭分為4期:(1)腎貯備功能下降,患者無癥狀。(2)腎功能不全代償期。(3)腎功能失代償期(氮質血癥期),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貧血。(4)尿毒癥階段,有尿毒癥癥狀。
肝功能衰竭 是指多種因素引起的嚴重肝臟損害,導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轉化等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癥候群。同樣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心力衰竭 簡稱心衰,是指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癥候群,此種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其中,絕大多數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開始的,即首先表現為肺循環淤血。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也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呼吸衰竭具體表現為患者呼吸系統發生病變,導致身體換氣功能出現問題,致使身體內部與外部大氣壓不一致,出現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情況,進而導致患者身體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亂等情況。慢性呼吸衰竭狀態下,患者通常表現為呼吸困難,精神狀態萎靡,血液循環系統和消化及泌尿系統等出現嚴重問題,患者身體每況愈下,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生命體征是患者生命存在的重要醫學依據,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壓以及體溫等4項體征關乎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問,更是患者是否存在危重病的重要判定方式之一。通過對生命體征的觀察,可以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的情況,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心率 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應是60~100次/分。當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熱、嚴重的貧血和疼痛、甲狀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藥物中毒時,心率和脈搏顯著加快;當顱內壓增高、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時,心率和脈搏減慢。一般情況下,心率和脈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顫動、頻發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時,脈搏會少于心率,稱為短絀脈。
呼吸頻率 正常人在安靜時呼吸均勻、平穩,頻率為12~20次/分。呼吸急促則通常是患者身體出現重大問題所給出的重要預警,當患者的呼吸頻率長時間大于30次/分,需要格外注意患者的呼吸肌或存在的疲勞問題,在常規手段無法解決時需要予呼吸機輔助患者進行通氣。當患者出現明顯的呼吸加快,表明患者原有性疾病加重,或出現新的病癥,也可能是患者出現感染性休克的前期病癥,需要對此多加重視。呼吸頻率是早期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急危重癥的重要方式之一,判定呼吸頻率最好同時對雙肺進行聽診,確定是否與呼吸音清晰一致。
血壓 血壓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成人的血壓正常值一般在90~140毫米汞柱之間,正常的血壓也就表示著身體的血液循環暢通無阻,血壓在身體各個器官的調節下保持正常運行,從而給身體器官提供足夠的養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人體各個器官功能能夠正常發揮。如果血壓不在正常值范圍之內,人身體的免疫力會迅速下降,容易受到病魔的侵襲。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正常值下限(80/60毫米汞柱)時,應考慮可能為劑型周圍循環衰竭、心肌梗死、心臟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當高血壓腦病或顱內壓增高時,血壓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體溫 正常的體溫應在36~37℃,超過37℃稱作發熱,低于35℃則稱作低體溫。當出現發熱問題時,可以考慮患者體內存在感染問題,而當患者處于低體溫時,則需要考慮患者是否存在全身衰竭問題。
在醫學領域中,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以及體溫被稱為生命四大體征,當人的任何一項生命體征出現問題時,則通常表明患者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危機,需要對其進行緊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