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惠潔
游記,是一種記載游覽參觀等見聞的記敘性文體。寫作游記,重在寫出特色,如此方能彰顯游記的獨特價值。那么,如何才能寫出游記的個性,突出游記的特色呢?以下三點可供借鑒:
一、中心獨特。
寫游記,首先要有一個具體、清晰而又獨特的中心點,這樣能更好地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比如,我們對長江雖不陌生,但對長江的源頭就未必了解了。所以《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這一標題中,“長江源頭”一詞就直接體現了本篇游記的價值所在:展現人跡罕至的長江源頭的壯美景色。
我們往往都喜歡在晴朗的日子登泰山,可雨中的泰山又是什么樣子呢?李健吾便寫了《雨中登泰山》一文,“雨中”一詞體現出本文的特殊魅力:展現雨中泰山的獨特景致。
假如所寫的游記既不能展現此景點獨有的東西,又不能表達自己的獨到感受,僅僅是呈現一種淡淡的觀感,這樣的游記難以吸引讀者。
二、游蹤清晰。
游記,就是記游,一定要交代清楚所到達的各個地點,讓讀者通過閱讀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游覽路線,甚至腦海里能繪制出一幅可以“按圖索景”的示意圖。
比如課文《登勃朗峰》,馬克·吐溫用簡潔的語言直接交代了自己的游蹤:“先坐火車去了馬蒂尼”——“取道黑首,抵達高地”——“抵達阿冉提村前約莫半小時”——“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進發之前”——“從馬蒂尼到阿冉提”——“到達沙蒙尼旅館”。作者對自己從上山到下山的所到之處全部進行了詳細交代,使讀者一目了然,如臨其境。
但是,寫作游記并不是必須事無巨細,逢點必說。有時,為了突出中心,也可以僅僅交代主要的時間、地點,如起點、終點、觀察點,介紹大致行程,把重點放在描寫所見所感上。
如《壺口瀑布》,作者寫了兩次游覽壺口瀑布的情況:“第一次是雨季……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第二次,“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我一直走到河心……”起點何處?路過哪里?作者一律省略。開篇總說去了兩次之后,就直接到近處選點觀景,濃墨重彩,摹景狀物,展現壺口瀑布的壯美景觀,可謂繁簡得當,重點突出。
三、摹景細致。
游記的寫作重點是寫“所見”,即展現景觀獨特而又豐富深刻的自然性、人文性、傳奇性,展示其迷人的神韻與魅力。
具體寫作時,要注意三點:抓特點“選”景,變角度“狀”景,設情境“美”景。
比如《壺口瀑布》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我依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一個‘丁字。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溝底飛轉著一個個漩渦,當地人說,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這里,作者抓住此處河道由寬變窄的特點,由遠及近,從視覺上寫壺口瀑布“排排涌來”“跌落飛旋”,從聽覺上寫壺口瀑布“前呼后擁”“撞石成雪”,有眼見實景,有所聽傳說,虛實結合,多角度、多層面地寫出了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色和傳奇色彩。
學會以上三點,你的游記一定會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