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在太行山深處摸黑穿行,晚上睡下后接到電話再爬起來上門送診,雙手被醫療器械磨出了厚厚的繭子……“80后”村醫張雪峰扎根鄉村21年,奔走在太行山路上,先后騎壞了7輛摩托車,行程80多萬公里,年均穿破6雙鞋,用心、用情守護農村居民健康。
他不怕苦、不怕累,堅守多年,是因為他有一顆真誠善良、懂得感恩的心。多年前,鄉親們一起湊錢,幫助張雪峰在石家莊一所衛校完成了學業。畢業后,19歲的張雪峰婉拒恩師挽留,毅然回鄉當起了村醫。天黑路滑,車翻進山溝,沒耽誤他雪夜出診;身在700公里外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收到哮喘患者一通電話求助,他連夜驅車返回山村。他的付出,鄉親們看在眼里,大家也將他視作親人。
走村串巷,工作忙碌,張雪峰幾乎馬不停蹄。每次上門服務,張雪峰總要細細叮囑村民很多注意事項。遇到年紀大的村民,他還會拿著藥、湊上前,用家鄉話大聲解釋。
不能去參加兩個女兒的家長會,除夕夜吃不上家里的團圓飯,這些也讓張雪峰感到遺憾,但支撐他一直堅守的是鄉親們的信任和期待,是作為鄉村醫生的責任和使命。說起這輩子最大的心愿,他的回答簡單又實在:“不要因為自己的原因把誰的病情耽誤了?!?/p>
善良感恩 責任使命 醫者仁心
當村醫的21年里,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對張雪峰而言是常態。他扎根山鄉,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
鄉村醫生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正是他們的辛勤守護,織就了廣袤農村第一道“健康屏障”;他們用專業和奉獻,守護著廣大農村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