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真
內容充實、材料豐富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要求,考生一定要根據所寫的文體采取不同的選材、用材方法,讓作文內容充實,材料豐富。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根本還在于素材的積累。為了豐富作文內容,考生平時要多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否則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狀況。對于不同的文體,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讓作文充實、豐富。
1.對于議論類作文來說,要運用多種論證方法
要豐富議論類作文的內容,考生不能僅僅用一種論證方法,多種論證方法綜合運用才能顯得論證充分,論證充分才顯得內容充實。論證方法有很多,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其中,充實作文內容除了舉例論證,最重要的論證方法就是正反對比論證。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往往能夠更為凸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正確的論點會更加穩固,論證會更加有力。
此外,近年來高考議論性散文盛行。這種兼取兩類文體之長的作文,讀來讓人有種豐沛順暢之感。要使議論性散文內容豐富,考生可以選取三四個典型事例,也可以精心打造幾個描寫片段,其間穿插一些議論性語言,通過這些議論性語言深化對事物的認識。換一種說法就是一邊對自己選用的材料進行簡要概括敘述,一邊根據材料內容進行議論。議論要簡潔有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對于記敘類作文來說,要運用多種描寫手法
考生在記敘類作文的寫作中要多使用描寫,因為相對記敘來說,描寫能夠使作文更豐滿生動。其中最常見的描寫是人物描寫,包括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在寫作時,考生要運用多種描寫方法,立體化地表現人物。在進行描寫時,不僅要描寫出人物“做什么”,還要描寫人物“怎樣做”,這樣,通過恰當的描寫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可以使人物形象豐滿生動。
雷鋒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9本日記本、177篇日記,這些質樸、溫暖卻有力量的語言,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名字:雷鋒。6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為“學雷鋒紀念日”,雷鋒精神也在歷史的川流不息中,熠熠生輝。雷鋒精神是不問回報,只管付出;雷鋒精神是樂于助人,是為他人奉獻;雷鋒精神是刻苦學習,是腳踏實地地投入。廣泛流傳的那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準確地概括了雷鋒的一生。他做過無數好事,但從不追求名與利,只想著怎樣幫助別人?;仡櫪卒h的一生,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恰恰是平凡,讓雷鋒精神有了更加動人的力量。時光可以沖淡所有,卻唯獨沖不去他的光輝事跡。如今有許多人學習雷鋒精神,凝聚美德的力量。每年,都有無數人以匿名形式給予別人幫助,這些幫助,彰顯了雷鋒精神在當今時代的傳承與弘揚。
——習作《傳承美德,彰顯善良——我看學雷鋒》
點評
這個論證片段運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論證過程中注意二者的綜合運用,使得論證充實,材料豐富。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那平凡而可敬的事跡感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雷鋒,不單是一個普通的名字,而已經成為了一種崇高精神和品質的代名詞。如今,時代在發展,雷鋒精神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出現了“學雷鋒”反被訛的極端事例。但是壞人在任何時代都有,我們不能因為壞人的存在而拋棄雷鋒精神。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需要有雷鋒精神。《雷鋒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這句話詮釋了他對工作的熱愛。其實,學習亦是如此,我們首先要愛學習,才能有無盡的動力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從而找到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更好地學習。我們踏入社會后,會從事不同的工作,無論從事怎樣的工作,都應該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只有采取這樣的工作態度,我們才能讓自己快樂地工作。
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有雷鋒精神。助人為樂、無私奉獻,這是雷鋒精神最典型的特征。學習雷鋒,我們需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動身邊的人,為他人付出,不求回報。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在集體中,每個人也需要雷鋒精神。《雷鋒日記》中寫道:“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币粋€集體只有將個體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事業才能發展起來,如果每個人都只是做自己的工作,而不關心集體,何談發展呢?
——習作《踐行雷鋒精神,作有為青年》
點評
這篇議論性散文對學習雷鋒精神正反兩方面的材料進行簡要概括敘述,然后根據自己的觀點分三個層面進行議論、抒情,這樣就使作文內容豐富,情感豐沛。
關于游戲
小時候,我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老人家幾乎什么都順著我。我的游戲癮,就是那個時候落下的。手機上那些小游戲我都玩得特溜。后來回到城里讀書,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后,我都會“勞逸結合”,與游戲親密接觸??呻S著學業越來越繁重,需要投入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這就與我的“勞逸結合”發生了沖突,以致因玩游戲耽誤了學業。為此,我受到爸媽的訓誡,而我卻覺得這算不得什么大錯。
后來我在《雷鋒日記》中讀到了這樣一段文字:“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我咀嚼這簡短的文字,頓時如醍醐灌頂。我一直對自己充滿信心和期待,難道還會被這小小的游戲掌控?我關上手機,交給了爸媽。“二老”大為驚訝:“丫頭,怎么了?不玩手機啦?這么大決心?”
“高考前,我不會再碰手機了。從今天起我要主宰我自己!”我言之錚錚,擲地有聲。爸媽面面相覷,旋即開心地笑了。
關于分享
在學習上,我在我們班可以說有點“獨冠群芳”的意思。為此,不少同學總要時不時地向我討教“真經”。有時候,我也挺猶豫:要不要將我的學習方法甚至一些優選的資料推薦給他們?在這充滿競爭的時代,我這樣做是不是在為自己“樹敵”——在學業上培養競爭對手?
躊躇之中,我想到了《雷鋒日記》中的一段話:“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庇谑?,我一有了空閑便將伙伴們聚集到一起,每個人都推薦一種自己覺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一道最有收獲的習題與大家分享。大家取長補短,收獲滿滿。不久之后,我們班拔得年級考試頭籌,這可真是“眾人先進,移山填海”!
關于青春
去年的青年節,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場以“青年與青春”為主題的大討論。最后討論的焦點落到了“拿什么定義青春”這一點上。我突然想起了《雷鋒日記》中的一句話:“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是啊,“青年”是一個名詞,只表示一個年齡段;而青春,則是一個形容詞,它與成長聯系在一起,它與力爭上游、不斷進取聯系在一起!定義青春的,不是年齡,而是狀態!
當我在臺上將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當然,這掌聲絕不僅僅是給我的,更是給雷鋒的。正如雷鋒所言,看一個人是否擁有青春,不是看他的年齡,而是看他是否積極向上、力爭上游、不斷進??!
——習作《想一想,雷鋒他會怎么做》
點評
這篇習作從生活習慣、學習經歷和思想認識三個方面呈現考生對雷鋒精神的認識。在記敘的過程中,考生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成長,非常生動傳神,內容也因此得以豐富,富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