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1 月15 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的批復,批復北京市等13 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石家莊市等33 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州)試點,新河縣等35 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縣(市、區)試點。
其中,整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整市(州)試點包括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省承德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遼寧省沈陽市、遼寧省大連市、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滁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江西省新余市、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淄博市、山東省青島市、河南省洛陽市、河南省信陽市、河南省許昌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黃岡市、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清遠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德陽市、四川省巴中市、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六盤水市、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整縣(市、區)試點包括河北省新河縣、河北省曲周縣、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江蘇省金湖縣、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福建省晉江市、山東省鄒城市、山東省乳山市、山東省五蓮縣、山東省樂陵市、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河南省長葛市、河南省南樂縣、河南省蘭考縣、河南省中牟縣、湖北省棗陽市、湖南省道縣、湖南省醴陵市、湖南省汨羅市、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重慶市巴南區、重慶市忠縣、重慶市梁平區、四川省瀘縣、貴州省湄潭縣、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陜西省志丹縣、陜西省咸陽市楊凌區、陜西省留壩縣、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市。
根據2023 年4 月19 日農業農村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11 部門發布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試點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為農服務宗旨,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潛能,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探索健全交易體系、完善交易規則、加強風險防控、強化監督管理的有效路徑,全面提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發展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支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提出,爭取通過2 年的努力,在試點地區逐步構建起比較健全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和符合行業發展特點的監管機制,形成一套覆蓋主要交易品種的標準化交易規則,探索一批健康規范可持續發展模式,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明確,試點期為2023—2024 年,主要試點任務有4 項。一是健全交易體系。統籌利用各類相關交易服務場所、機構和平臺,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重點是統籌利用現有交易服務機構、提升交易服務功能、完善信息平臺、加強政策服務。二是完善交易規則。明確入場交易條件、豐富入場交易品種、完善各品種交易規則,規范交易申請、委托受理、信息公告、受讓受理、組織交易、交易中(終)止、組織簽約、交易(合同)鑒證、檔案管理等程序。三是加強風險防控。指導交易服務機構加強內控建設,嚴格規范金融服務行為,加強信息系統風險防控,確保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進行。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完善議事規則、監管程序等工作制度,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