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3〕3號)精神,著力推動河南省中醫藥振興發展,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3 年11 月8 日發布《河南省中醫藥振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河南省中醫藥振興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聚焦中醫藥強省建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改善中醫藥發展條件,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和健康河南建設。
《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 年,河南省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中醫藥防病治病水平明顯提升,中西醫結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逐步壯大,中藥質量不斷提升,中醫藥文化更加繁榮,中醫藥國際合作更加深入,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中醫藥強省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實施方案》強調要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及產業發展。第一,要提升中藥材種業質量。其工作目標是中藥材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評價、優良品種選育與良種繁育能力進一步提升,優質種子種苗廣泛推廣應用,中藥資源監測能力明顯提高,從源頭保障中藥材質量。其重點任務包括3 項。一是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良種繁育,支持在伏牛山、大別山、太行山、懷藥產區和黃淮海平原等道地藥材優勢產區建設5 個以上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圃(庫);每年選育鑒定10 個道地藥材新品種,認定10 個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二是加快培育10 家中藥材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支持其開展提純復壯、品種選育、良種擴繁和推廣應用工作,推動種子種苗標準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三是依托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成果,健全河南省中藥資源動態監測體系。第二,要加強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其工作目標為珍稀瀕危中藥材種植技術取得新進展,中藥材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實現有效轉化和示范推廣,規范化種植水平明顯提高,中藥材檢驗檢測能力進一步提升。其重點任務包括3 項:一是加快完善中藥材生產技術規范,深入開展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在道地藥材產區認定20 個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積極推行按標準生產。二是建設珍稀瀕危中藥材野生撫育、人工繁育基地,廣泛開展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開發10 種以上中藥材林下種植模式并示范推廣。三是依托省級藥品監管體系,依據《藥材檢驗檢測能力資質認定范圍清單》,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申請相關資質,面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第三,要推動中藥材產地加工與飲片炮制技術傳承創新。其工作目標為中藥材產地趁鮮加工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中藥飲片質量進一步提升。其重點任務包括3 項。一是制定完善豫產道地藥材質量標準、炮制規范。二是支持規模以上企業開展中藥材產地趁鮮加工。三是建設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挖掘與傳承中藥炮制理論和技術。第四,要推進中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其工作目標為道地藥材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區域特色優勢更加突出,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其重點任務包括3 項。一是加強道地藥材產區規劃,發布《河南省道地藥材目錄》,引導中藥材生產向丘陵山區集中。二是積極支持創建以中藥材為主體的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推進中醫藥產業向優勢道地藥材產區集聚。三是著力培育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中醫藥產業鏈群,推進豫產藥材在中藥、藥食同源產品、中藥衍生產品等方面的研發應用;持續支持三門峽市全球植物源抗生素研發制造中心建設。第五,要培育壯大豫產道地藥材品牌。其工作目標為聚焦“十大豫藥”,叫響豫產道地藥材品牌,增強豫產道地藥材品牌競爭力。其重點任務同樣有3 項。一是支持豫產道地藥材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開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二是支持中藥材大縣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三是辦好禹州藥交會和百泉藥交會,積極組織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參加各類展會,提升豫產道地藥材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