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茜,劉 偉,孫丹莉
(1.重慶廣播電視監測臺,重慶 401147;2.遼寧省廣播電視葫蘆島白狼山轉播臺,遼寧 葫蘆島 125300;3.豐縣融媒體中心,江蘇 徐州 221700)
文章深入研究廣播電視監測監管系統,探討其關鍵技術、硬件與軟件組成,以及實際應用案例。文章通過分析系統的意義、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為廣播電視行業的智能監管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通過案例分析,凸顯系統在不同地區的應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廣播電視監測監管確保廣播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監管,可以有效防范違規內容的傳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文化價值觀。監管還有助于保障廣播電視頻譜的有效利用,促進廣播媒體市場的公平競爭。監管機構可以通過規范行業標準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改善觀眾體驗,促進文化產業繁榮[1]。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計算模式,通過提供虛擬化的計算資源,包括存儲、處理能力和應用服務,實現按需、靈活的資源訪問。在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中,云計算發揮關鍵作用。它提供高度可擴展性,使系統能夠處理大規模數據和復雜計算任務。云計算還降低了硬件成本,通過分布式計算架構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和可用性。云計算為監管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存儲和分析能力,使智能決策和實時監測成為可能[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模擬人類智能思維過程的計算機系統,對于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具有深遠影響。AI 可通過自動化、模式識別和數據分析提高監管效率。在內容審核方面,AI能夠實現快速、準確的違規內容檢測,保障廣播節目合規性。智能算法還能提供個性化推薦和廣告定位,改善用戶體驗。AI 技術的不斷進步使監管系統更具自適應性和預測性[3]。
大數據指規模龐大、多樣化、高速產生的信息資料集合,超越了傳統數據處理工具的處理能力。大數據在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收集、存儲和分析大規模的數據,監管機構能夠深入了解廣播行業的趨勢和模式。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對廣播內容的智能分類、監測和評估,幫助及時發現潛在風險或違規行為。大數據分析為監管決策提供了客觀的依據,促進了更科學、精準的監管手段的制定。通過大數據技術,廣播電視監管系統能夠迎接信息爆炸時代的挑戰,實現更有效的內容管理和產業監督[4]。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據庫技術,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記錄數據交易,形成不可篡改的鏈式結構。在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中,區塊鏈提供了安全、透明的數據管理框架。通過去中心化和加密技術,區塊鏈確保廣播內容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防范信息篡改和不當修改。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建立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化的合規執行,降低人為錯誤和欺詐的風險。
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的硬件涵蓋多個關鍵部分,以滿足市場主流的互聯網終端的自動控制、音視頻和通信數據采集、節目信息處理、內容研判和監看結果存儲等多方面需求。控制與采集模塊是系統的核心之一,包括控制主機和多功能控制器。控制主機通過命令自動控制互聯網電視終端,包括開關機、方向切換、確認及返回等操作。使用安卓系統調試工具ADB,系統可以遠程控制運行安卓及衍生系統的終端設備,確保操作簡便且及時響應。對于設置有紅外遙控裝置的終端設備,多功能控制器通過與控制主機連接,實現對終端設備的控制。音視頻數據采集模塊包括高清多媒體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數據采集卡和攝像頭。對于帶有HDMI 輸出的機頂盒,通過線纜連接到HDMI 數據采集卡,實現音視頻數據的直接采集。對于不具有HDMI 輸出的設備,如電視機、智能投影等,通過HDMI 攝像頭與HDMI 數據采集卡進行連接,保證音視頻數據的獲取。通信數據采集模塊由無線路由器、鏡像交換機和無線網卡組成,用于采集被控終端的通信數據[5]。終端通過Wi-Fi連接無線路由器,鏡像交換機則通過連接無線路由器、控制主機的千兆網卡和連接互聯網的上聯口,采集互聯網電視終端通信數據。這一硬件組成保障了系統對廣播電視終端的全面監管,從自動控制到數據采集和通信監測,為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
廣播電視智慧監管系統的軟件設計是系統實現全面監管功能的關鍵。軟件組成方面,系統被劃分為數據源層、控制與采集層、處理與存儲層以及業務應用層,每一層都有著明確的任務和功能。
第一,數據源層。為了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機、機頂盒及投影設備等多類型終端,軟件通過面向對象編程技術,封裝了控制開關機、方向及確認等操作的命令,以自動控制終端。該層的軟件環境提供了對硬件的高度兼容性,確保系統能夠有效地與多種終端進行交互。
第二,控制與采集層。控制部分負責實時控制互聯網電視終端,包括設備管理、操作命令設定和操作錄制等功能。設備管理模塊管理終端的基礎數據,操作命令設定模塊允許用戶學習、修改和存儲終端操作命令。
第三,處理與存儲層。數據處理模塊在這一層負責對采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信息提取、識別和統計。通信數據采集模塊通過調用專業軟件對通信數據進行過濾和分析,實現域名、下載地址等信息的提取。音視頻處理模塊則利用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接口,分析節目內容是否含有低俗、色情等違規內容。數據存儲模塊通過建立映射關系,確保監管數據之間的對應聯系,便于后續的長期分析和使用。
第四,業務應用層。業務應用層提供了系統的人機交互接口,包括點播節目、直播頻道和應用程序的相關數據管理。任務管理部分則提供系統監控、設備管理、任務管理和調度管理等功能,確保系統高效、穩定地運行。為了全面監管廣播電視終端,業務應用層的各模塊設計了相應的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方便地查詢、分析和管理監管數據。整個軟件組成體現了系統的層次化設計,各層相互協作,共同實現了廣播電視終端的智慧監管。
重慶廣播電視監測臺于2019 年開展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系統改造升級項目,包括重慶廣播電視監測臺機房升級改造、大屏幕電視墻升級改造以及重慶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升級擴容等。
機房升級改造是項目的核心部分。先進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不僅增強了監測系統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實時監管能力,還為未來的業務擴展提供了可靠基礎。
大屏幕電視墻的升級改造改善了信息展示和監控效果。新一代電視墻系統采用了更先進的顯示技術,實現了多屏幕聯動和高清視頻播放,使得監管人員能夠更清晰、全面地了解當前廣播電視播出情況,更靈活地應對緊急情況。
重慶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指揮調度平臺的升級擴容為應急響應和指揮調度提供了更為強大的支持。通過引入先進的通信技術和指揮系統,平臺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得到了提升,使得監管臺在突發事件時能夠更迅速、有效地做出決策,確保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
2017 年,山西省廣電局啟動了廣播影視綜合監管平臺(一期)項目,著力構建智能監管系統,解決廣播電視領域的監測監管難題,實現對技術質量、安全播出、節目內容和傳播秩序的全面管理。這一系統的建設顯著增強了山西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監測監管能力。廣播電視智能監管平臺依托山西省廣播電視監測專網。該專網以高帶寬和高保密性的數據傳輸服務為基礎,每條鏈路傳輸帶寬可達1 Gb·s-1,廣泛涵蓋調頻廣播、中波廣播、地面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衛星電視和交互式網絡電視(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等多個前端監測信號。通過網絡公司的光纖專線,從11 個地市前端和1 個中心前端的監測信號匯聚交換,最終通過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換機及業務交換機進入監管中心機房,完成監測功能[6]。
山西省廣播電視局監管中心廣播電視智能監管系統在網絡傳輸、信號匯聚和機房設備備份等方面都實現了高水平的技術保障,主要具有3 個功能。第一,安全播出監管,包括傳統廣播電視監測系統、IPTV 監管系統、安全播出指揮調度系統及預警發布系統等。第二,內容監管,包括廣播電視節目綜合評議系統、廣告節目監測系統、網絡視聽節目監管系統及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第三,大屏顯示系統,包括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及畫面云管理調度系統。
文章旨在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監管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深入分析系統構建與優化,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智能監管系統的創新,以適應不斷演變的媒體環境,確保廣大觀眾能夠享受到更加安全、高質量的廣播電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