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媛 馮敏
砂糖橘酸甜可口、果香誘人、富含水分,老少皆宜,是深受百姓喜愛的水果。不過,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新聞:“萌娃狂‘炫(短時間大量食用)橘子兩周,變成‘小黃人”“男子8小時狂‘炫40斤砂糖橘,變成‘小黃人”。美食吃多了,腸胃不舒服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為啥會影響膚色呢?皮膚發生顏色變化,對健康有沒有什么不利影響呢?
橘子吃多了會得
胡蘿卜素血癥
新聞報道中的“小黃人”現象,是指人在大量食用富含胡蘿卜素的砂糖橘之后,皮膚尤其是手腳皮膚變黃的現象。從醫學上來講,這一現象是胡蘿卜素血癥,也叫橘黃癥。人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顏色呈橙黃色的胡蘿卜素,肝臟不能及時代謝,血液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過高,就會堆積在皮膚角質層和黏膜位置,帶來暫時性的色素沉積,導致皮膚變黃。皮膚角質層厚的地方,如手掌、足部對胡蘿卜素有親和力,更容易變黃。
大量食用其他富含胡蘿卜素的水果蔬菜也會引起該癥,比如蓮藕、西蘭花、胡蘿卜、芥蘭、沙棘、菠菜等。但是鑒于以上蔬果的口感遠遠不及砂糖橘誘人,且部分蔬果不適合生食,所以一般情況下該癥的病因就是“橘子吃多了”。
通常情況下,胡蘿卜素血癥對身體無害。不過,也有患者除皮膚變黃外,會出現惡心、嘔吐、身體乏力等癥狀。有文獻稱,該病還可能引發粒細胞缺乏、膽道運動障礙、閉經等情況。
一般而言,由于飲食過量造成皮膚變黃的“小黃人”,不需要用藥或其他特別的治療,通過控制飲食,盡量少吃或不吃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幾周后可以自愈。胡蘿卜素的親脂性很強,所以患者在恢復過程中,皮膚的特殊顏色是逐漸消失的,無法立刻“變回來”。
胡蘿卜素是什么?
胡蘿卜素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食品天然色素,主要以β-胡蘿卜素為主。β-胡蘿卜素廣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不僅可以改善人的視疲勞癥狀,能夠保護視力,在動物實驗中還表現出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β-胡蘿卜素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自由基、抑制活性氧,對心血管疾病、胃癌及某些慢性疾病具有輔助的防治效果。總的來說,β-胡蘿卜素是一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營養素。
吃橘子真的容易
上火嗎?
橘子吃多了會讓人“上火”,比如嗓子發炎、咳嗽等。這可能和兩方面的因素相關。柑橘中的砂糖橘和溫州蜜柑,都含有促炎物質——citsh1蛋白。過量食用這種促炎物質可能導致機體產生炎癥反應。此外,砂糖橘的含糖量為10%~12%,大量食用會令咽喉發生脫水,導致疼痛、咳嗽。
除了不要過量吃砂糖橘
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1.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吃砂糖橘?
答案是可以吃,但要控制食用量。砂糖橘的含糖量雖然較高,但因含有大量水分、膳食纖維,其升糖負荷(GL值)為6,屬于中等水平。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吃2個砂糖橘(去皮重量約為80克左右),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如果您特別喜歡吃這種水果,可以上下午各吃1次,每次食用不超過2個即可。
2.砂糖橘可以同牛奶等奶制品同食嗎?
二者盡量間隔一段時間食用。砂糖橘含有豐富的有機酸,主要為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奎寧酸等,其中主要是檸檬酸——其含量為全部有機酸的70%。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主要以酪蛋白為主。砂糖橘與牛奶大量同食,會使有機酸與酪蛋白發生反應,造成過量的酪蛋白凝集、沉淀,不利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加重胃腸道負擔,還可能導致腹痛、腹瀉等情況。
砂糖橘的挑選與儲存
砂糖橘極易腐爛、長毛(發霉),買回家后往往放幾天就壞了。這是因為,砂糖橘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如果外皮有傷,極易受到真菌(青霉菌)的侵染。如何避免此類問題,延長保質期呢?
1.購買時要挑選沒有磕碰傷的果實。
2.盡量挑選果柄短的,或者您可以將橘子買回家后修剪一下果柄,避免果實之間磕碰,果柄扎壞果實,降低壞果率,進而延長砂糖橘的儲存時間。
3.若是一次購買太多,短時間食用不完,可以將其制成果醬、罐頭等。這樣可以在避免浪費的同時,增加砂糖橘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