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革平 劉德安
“要下大力氣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金寶鄉久大村地處丘陵,氣候適宜、空氣濕潤、日照充足,適合大力發展金桔種植產業。”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久大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退役軍人王光寧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因地制宜、順勢而為,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吹響“沖鋒號”,積蓄力量邁向新征程。
“退役軍人經過部隊大熔爐的鍛煉,有開拓進取的思想、有敢闖敢干的勇氣,返鄉投身鄉村振興,既是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國家戰略的具體體現,也是扎根鄉村干事創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王光寧代表說道。2015年春節,創業返鄉的他發現家鄉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可金桔產業仍處于零星種植狀態,且品種單一。“這么好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優勢不能浪費。”那一刻他決定留在家鄉,建設家鄉。
決心已下,重在行動。王光寧立即走村入戶了解村民對金桔種植的想法和愿景,奔波在田間地頭和金桔市場。他多次前往區外有名的金桔種植區參觀學習,邀請地方專家和種植大戶到村里授課指導。王光寧先行先試,新品種脆蜜金桔口感好、上市早、果品佳,就進行大面積種植。功夫不負追夢人,2018年獲得了大豐收,市場優勢明顯。
據了解,廣西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99%,其中陽朔縣是主要產地之一。2022年,久大村持續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建設,村集體在王光寧的牽頭下合力建設了新的金桔種植園。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王光寧順勢向村民進行宣傳,幫助村民打開眼界,引導村民緊跟市場步伐。他積極鉆研種植技術,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授給村民,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金桔種植產業。“目前我們村的金桔種植產業越來越成熟,價格穩定,銷路有保障,這兩年外出務工回來的年輕人看到種金桔有前景,都愿意留下來加入我們這支隊伍。”王光寧代表欣喜地說道。
久大村屬于山川丘陵區,運輸道路一直是短板。“只有打通產業路,才能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為此,王光寧帶領村“兩委”走村入戶收集民意,統一思想意識,積極推動群眾關心的道路建設。他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同時動員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主動作為。據悉,自然村良家寨3.2公里產業路已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林家廠村和沿河兩岸產業路9.8公里已設計完成,預計上半年動工。“只有路修好了,才能保障金桔在運輸中少受損傷,進而提高果品質量。為此,加快產業路網修建已時不我待。”王光寧說道。
2022年,王光寧履職桂林市人大代表期間,結合金寶鄉實際,提出修復河堤的建議得到采納,獲得500多萬元資金用于4000多米河堤生態修復工程,同時推動金寶河河道18公里清淤疏浚工作開展,這將極大降低洪澇災害對群眾生活生產的影響,讓金寶鄉3萬多群眾受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等基層骨干作用,促進更多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王光寧代表表示,下一步久大村要積蓄人才力量,在發展好本地特色產業金桔種植的同時,開拓創新,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帶領村民拓寬經濟發展道路,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想方設法發展鄉村旅游、康養等產業,做好做精陽朔金桔品牌,以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式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