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姜春暉

50 歲的陳阿姨最近由于突發視物不見,到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就診。醫生給她詳細檢查后,發現這是一位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合并高度近視的患者,建議患者立即做手術,將視網膜復位并行硅油填充,即眼睛里面“打油”。聽完后,陳阿姨一頭霧水,滿腦子都是關于“打油”的問題。
眼科所應用的硅油產品材料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在20℃時,硅油的屈光指數接近玻璃體的光學指數,因此,硅油具有良好的光學透明性;硅油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理化性質穩定、毒性低、填充作用持久;硅油具有明確的抗菌性,具有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特性,具有對抗引發眼內炎的普通微生物的作用;硅油有一定的黏稠度和表面張力,能有效限制玻璃體腔內細胞增殖、遷移,機械性抑制增殖膜的牽引;硅油具有表面張力,能夠有效封閉視網膜裂孔,幫助視網膜的復位。
目前,硅油填充被廣泛用于下列疾病:視網膜脫離、嚴重眼外傷、嚴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某些黃斑裂孔或黃斑裂孔手術未成功、巨大視網膜裂孔及視網膜翻轉的巨大視網膜裂孔性視網膜脫離、脈絡膜缺損的視網膜脫離、復雜性兒童視網膜脫離、伴有顯著低眼壓慢性葡萄膜炎、感染性視網膜炎、眼內炎、嚴重的眼外傷所致的視網膜脈絡膜損傷及脫離、視網膜切開及切除等疾病的治療。硅油在眼科的使用非常廣泛,作為一種有效的眼內填充物,大大提高了玻璃體相關手術的成功率。
硅油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眼內填充物,但并非絕對安全。在硅油填充后,硅油對眼前節、眼后節組織均可產生影響,可能發生多種并發癥,比如硅油乳化、角膜帶狀變性、角膜內皮失代償、繼發性青光眼、并發性白內障等。此外,硅油對視網膜、視神經也有影響,甚至可以遷移至眼瞼、眼眶、腦室等眼外組織或器官,對其造成影響。
那什么是硅油乳化?通俗點講,就是硅油發生了變質,從最開始的透明液體變成了牛奶狀。硅油注入后,在硅油泡與眼內液體之間的界面或在眼內組織的表面形成較小的硅油小滴,這種現象稱為硅油乳化。硅油乳化時都伴隨表面張力的降低,大的硅油顆粒破碎成小的硅油顆粒,硅油乳化發生后,硅油小滴無法再形成硅油大泡。硅油乳化是很常見的并發癥。

哪些人群更容易發生硅油乳化?硅油填充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硅油乳化。相關研究也發現,越年輕的患者,越容易發生硅油乳化;眼軸越長的患者(近視度數越高的患者),越容易發生硅油乳化。由于硅油乳化與白內障、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等硅油填充的其他并發癥密切相關,硅油乳化日益引起臨床醫生的關注。
因此,硅油填充后需要定期隨訪,監測有無相關并發癥出現以及視網膜的復位情況等。根據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和視網膜復位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行硅油取出術、什么時候進行硅油取出術。極少數硅油填充患者,視力預后極差或者出現慢性低眼壓,取油后可能發生眼球萎縮,因此,這部分患者為硅油依賴眼,終生無需取出硅油。在視網膜復位良好的情況下,多數硅油填充患者在硅油填充后3~6 月內需要行硅油取出術,以減少硅油填充相關的并發癥;如果合并繼發性青光眼等硅油相關并發癥,硅油取出時間會相應提前;如果硅油還沒有取出,但是進行眼部檢查時又發現了視網膜脫離,這時則需要進行視網膜復位術,并再次填充硅油,直至視網膜復位良好。
硅油取出后,多數患者常見的癥狀是眼前有漂浮物,俗稱飛蚊癥。這是由于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任何取油手術都或多或少存有硅油顆粒的殘留,殘留在玻璃體腔的硅油會引起飛蚊癥。多數人的飛蚊癥只是影響患者的視覺質量,一般不影響視力。此外,在硅油取出后,要定期復查視網膜的復位情況,不要拎重物,不要劇烈運動、劇烈咳嗽,盡量避免屏氣、用力等情況,否則容易發生視網膜再次脫離,如果取油術后的患者發生突發視物不見,需要去醫院排除復發性視網膜脫離的可能,視網膜脫離屬于眼科的急癥,需要及時行視網膜復位術,挽救視功能。此外,硅油取出后,患者仍需定期檢測眼壓,因為有部分患者在取油后眼壓會升高,此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降眼壓治療,否則,會導致視神經萎縮等嚴重并發癥。患者在取油后,需要勞逸結合,切勿過度用眼。
總之,硅油是眼科很常見的眼內填充劑,硅油并不可怕,眼底疾病患者不需要談“油”色變。患者一旦發生視網膜脫離等疾病時,需要聽從有經驗的眼科專業醫師的建議,該“打油”時就“打油”,“打油”能幫助病情的恢復,但“打油”后并非萬事大吉,需要注意的是,“打油”后需定期隨訪,謹防硅油乳化、白內障、青光眼等各種并發癥,并需要隨訪視網膜的復位情況;“打油”的患者,需要聽從專業醫師的建議,大部分患者需在視網膜復位后再行硅油取出;取油后可能發生飛蚊癥、眼壓高、視網膜再次脫落等情況,因此取油后仍需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