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夫
這是一支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英雄部隊。
該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克興化、攻漣水、渡長江、戰上海,屢建戰功;轉隸空軍、海軍后,在抗美援朝和國土防空作戰中,創造了“同溫層殲敵”、“零高度擊落敵機”等世界空戰史的8個第一,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擊落23架、擊傷8架共11種型號31架美機和美制蔣機的輝煌戰績,涌現出了王昆、舒積成、王鴻喜、高翔等一大批著名戰斗英雄和“王牌”飛行員。
1965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團“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成為建國后第一個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團級單位。
揚名大江南北
“海空雄鷹團”的光輝戰史可追溯到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該團的前身是江南抗日義勇軍(“江抗”),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領導的主力部隊之一,皖南事變后編為新四軍第6師18旅54團,1944年底改編為高郵獨立團,后又編為華中軍區第二軍分區5團。雖歷經多次改編和隸屬關系調整,但該團勇猛頑強、不怕犧牲、敢打敢拼的戰斗作風始終沒變。

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大江南北吹響戰略反攻的號角,該團在蘇中地區也從敵后戰場轉入正面作戰。4月下旬,他們秘密開進三垛河,布下“口袋陣”。28日午后2時,待日偽軍進入伏擊圈后,全團立即開火,并與兄弟部隊一起對敵進行夾擊,將敵斷成幾截,分頭予以殲滅。戰斗中,該團協同兄弟部隊共斃敵840多人,俘虜日軍顧問山本、偽軍少將團長馬佑銘等日偽軍965人。三垛河伏擊戰大捷后,他們越戰越勇,向盤踞在蘇中重鎮興化城中、數倍于己的日偽軍發起總攻。興化縣城位于六河一湖交匯處,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偽軍第22師5000余人駐守此地,拒絕投降。此次戰役歷時3天4夜,關鍵時刻,全團官兵與敵展開了白刃戰,一舉攻克興化城,全殲守敵。戰后,該團被蘇中軍區授予“興化團”的光榮稱號。
同年底,該團又參加了攻克戚家莊戰斗,全殲日偽軍一個自衛團,俘虜了大批敵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接著,該團又在三洋河戰斗中殲敵一個營,狠狠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1946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蘇中七戰七捷的邵伯保衛戰中,該團抗擊了國民黨軍一個整編師的進攻,保住了蘇中大門,受到了黨中央的嘉獎,贏得“老虎五團”的美稱。同年11月,在粟裕指揮的解放漣水戰斗中,該團配合友鄰部隊冒著滂沱大雨,從敵人的碉堡群中殺出一條通路,像一把鋼刀插進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王牌“遠征軍”心臟,全殲守敵,一舉解放漣水城。
解放戰爭期間,該團先后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30旅89團、11縱隊32旅95團、第3野戰軍10兵團29軍86師257團,南征北戰,屢立戰功。1948年12月,在淮海戰役的耿莊阻擊戰中,該團堅守陣地,穩如泰山,連續打退了有坦克、裝甲車和重炮掩護的國民黨邱清泉部一個王牌機械化師4次進攻,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
1949年春,百萬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該團奮勇爭先,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攻克黃山要塞,活捉守敵少將司令,被授予“渡江英雄”錦旗。接著,他們乘勝前進,在參加了上海戰役后馬不停蹄,一路追擊,直插福州,再搗漳(州)廈(門)。
建功朝鮮戰場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莊嚴宣告:“我們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要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海軍。”1951年3月,該團征塵未洗,就被改編為空軍航空兵第49團,先后在河北楊村、唐山兩地進行近一年的飛行訓練。1952年3月,全團在人均飛行僅20多個小時的情況下,奉命進駐遼寧某機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該團是唯一未調防休整的空軍部隊。在朝鮮戰場上,他們把刺刀見紅的傳統帶到了天上,擊落敵機13架、擊傷3架,被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稱為“空中霸王”。
1952年8月6日,大隊長師臣勝率1大隊執行任務返航途中,遭遇美空軍4架F-86戰斗轟炸機偷襲。總飛行時間僅有80小時的中隊長王昆,一邊向兄弟戰機通報敵情,一邊迅速逼近敵機,在距敵機300米處猛烈開火射擊,打得敵機當空爆炸。接著,他又迅速咬住另一架敵機,連續開火,將其擊傷。這時,又有兩架敵機撲來,副大隊長馬致榮見狀,立即將敵機截住,擊落其中一架后,迫使另一架逃遁。這是該團首次空戰的勝利,也是抗美援朝空戰中志愿軍空軍反擊戰的首次勝利。同年9月17日和12月17日,領航主任楊漢黃又分別在遼寧省寬甸縣和朝鮮大同江上空,擊落美軍F-86、F-4U戰斗機各1架。
屢遭失敗的美空軍耍出了“二戰”中被稱為“攻不破的空中堡壘”的“圓圈陣”戰術。這種戰術由德國飛行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造,就是在空中將機群組成一個圓圈,呈飛碟狀向前飛行,互相掩護,能攻能守。為了打破“圓圈陣”,全團上下群策群力,反復研究破敵之法。1953年2月17日,余開良、耿東清、李春孟、陳泰渠駕機參加空戰(朝鮮大同江口空域)。當敵5架F-4U被我咬住、再次使出屢試不爽的“圓圈陣”戰術時,他們立即縮小隊形,以中速小角度進入,一舉擊落敵機3架。
1953年3月13日,美軍出動飛機174架,企圖轟炸鴨綠江大橋和拉古哨水電站等重要目標,切斷中朝軍民的運輸線。團長宋閣修奉命率領全團升空迎戰,同5倍于我的敵機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空中格斗。戰斗中,宋閣修的戰機被8架敵機包圍。他大膽地從敵機腹下通過,一個急轉彎到了敵機尾部,占據有利位置,并迅速瞄準。當敵機進入瞄準鏡的光環后,宋閣修猛按炮鈕,將一架敵機擊落,沖亂了敵機的編隊,但自己也不幸中彈犧牲,血灑長空。此戰,該團擊落美機3架、擊傷2架,受到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的通令表彰。
3月27日,中隊長王昆率飛行員王海成又一次起飛戰斗,長途奔襲殲敵。他們在執行完任務返航途中,發現兩架敵FMK-8噴氣式戰斗轟炸機,準備轟炸我地面部隊。他們不顧油料將盡,閃電般出擊,擊落、擊傷敵機各1架。當他們返航飛到機場跑道兩頭上空時,油量表已經指“0”。危急關頭,他們從跑道兩頭同時著陸成功,創造了“雙機對頭著陸”的奇跡。
威震萬里海空
1954年8月21日,該團又轉隸為海軍航空兵第4師第10團。次年1月,在解放一江山島的戰斗中,該團擔負奪取一江山島制空權的任務。這是他們編入海軍后的第一次空戰,也是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協同作戰。10日拂曉,10團掩護轟炸機襲擊了敵大陳島錨地停泊的艦艇及岸上重要軍事目標,擊毀“中權”號坦克登陸艦1艘,擊傷“太和”號護衛艦、“衡山”號修理艦等艦艇4艘,為取得戰役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江山島解放后,國民黨空軍仍不斷襲擾我東南沿海。當時,浙東制空權和部分島嶼仍在國民黨軍手中,我沿海漁場、城鎮經常遭受敵機的轟炸掃射,海防軍事設施、艦艇、海運安全時時受到威脅。為奪取浙閩沿海制空權,10團又奉命多次參戰。1955年6月27日9時,國民黨空軍出動4架F-84“雷電”式轟炸機北犯,團長張文清率領米格-15比斯殲擊機中隊起飛截擊。在地面雷達的引導下,他們迅速占據高度。王鴻喜首先發現目標,猛撲上去,距敵機533米處撳動炮鈕,當場擊落一架敵機。另一架敵機依仗低空性能優勢,離海面70至100米低空飛行。張文清緊緊將其咬住,瞅準戰機,在距海面100米處果斷開炮,將其擊落海中,敵機飛行員跳傘。我指揮員分析國民黨空軍可能會派機救護墜海的飛行員,令大隊長王昆率領殲擊機中隊起飛待戰。果然,敵人出動了1架PBY-47型海上巡邏救護機進行搜救。王昆緊緊咬住敵機,從2000米高度一直打到70米,直至將敵機擊落。當王昆將飛機拉起爬高時,高度表指針已指到“0”,噴氣尾流把海水沖起一股浪花,創造了噴氣式戰斗機超低空殲敵的奇跡。

同年12月13日,國民黨空軍又出動3架新裝備的美制F-86“佩刀”式飛機竄擾福建,王昆奉命率領米格-15比斯殲擊機中隊遠征截擊。他們沿著浙南雁蕩山脈,依靠云層掩護,出其不意飛臨閩江上空,在福瑤島附近擊落敵機1架,斬斷了“空中佩刀”,不僅創造了首次在大陸上空擊落敵F-86飛機的紀錄,還取得了遠途作戰的經驗。
在整個奪取浙閩沿海制空權的戰斗中,該團英勇作戰,取得了擊落敵機4架、擊傷3架的驕人戰績。1957年春,彭德懷元帥、葉劍英元帥、陳賡大將在海軍航空兵司令員頓星云中將和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中將陪同下視察了該團。彭德懷高興地對該團指戰員說:“你們打出了我軍的威風,為人民立了功!”
1958年1月,該團奉命揮師北上,擔負起保衛首都的光榮任務。當時,國民黨空軍RB-57型高空戰略偵察機極為猖獗,經常竄到內陸進行偵察,其飛行高度在1.5萬米左右,已達我戰機升限。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該團到達后,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戰前準備中,很快掌握了高空作戰技能。2月18日,農歷大年初一,正當全國人民歡度新春佳節的時候,榮獲國民黨“飛虎”獎章的上校飛行員趙廣華駕駛RB-57型高空戰略偵察機,大搖大擺地從海上向內地竄犯。正在值班的中隊長胡春生和舒積成雙機編隊升空后,躍上1.55萬米的高空。胡春生一面命令舒積成掩護,一面對準敵機猛沖過去,連珠般的炮彈打得敵機直冒黑煙;舒積成則一個鷂子翻身,撲向敵機,連發數彈。“飛虎上校”怎么也想不到在1.55萬米高空的同溫層遇上了兩員猛將,RB-57變成一團火球掉入大海,胡春生和舒積成也因此創造了“同溫層作戰”這一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跡。正在朝鮮訪問的周恩來總理聞訊后非常高興,專門打來電話祝賀,稱贊該團是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英雄部隊。
毛主席三次點將
1958年7月,在美帝國主義的慫恿下,臺灣的國民黨軍蠢蠢欲動,經常派飛機襲擾福州。8月,中央軍委決定派航空兵部隊進駐福州機場。視察過10團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對該團印象深刻,向毛澤東主席提議派10團去,毛主席點頭同意說:“好,就派10團去!”
在時間緊迫、航程遙遠、基地陌生的條件下,8月13日,副團長王昆率領部隊從空中緊急轉場直飛福州。當時,機場剛剛修建,導航設備還不配套,甚至空中與地面聯絡都無法溝通,王昆當機立斷,進行無地面指揮著陸。最后一架飛機著陸后,王昆立即命令做好防偷襲準備。果然,40分鐘后,國民黨空軍2架RF-84型偵察機趁我立足未穩,猛撲過來。馬銘賢中隊不顧疲勞,騰空而起,飛行員程開信、陳怡恕分別追擊敵長機和僚機,將2架敵機全部擊傷。敵軍驚呼:“共軍的低空霸王團到了福州!”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黨空軍裝備了性能更為優越的RF-101型偵察機。這種飛機因裝備有先進的偵察導航雷達,被美蔣吹噓為“西方戰略眼睛”。我方飛機飛不了那么高、那么快,將其擊落難度很大。1964年11月,毛主席看完總參送來的情報后,深思片刻說:“海軍航空兵不是有個第4師,4師有個10團嗎?請他們去一趟,怎么樣?”當時,該團改裝某國產殲擊機僅3個架次,對飛機性能及火炮攻擊還沒有完全掌握,但聽說是毛主席點的將,堅決領受了任務。他們從低空秘密南下,再次到浙東與敵人展開較量。為了在最短時間里擊落敵機,他們進行了多種資料的研究和戰術協同,根據敵我飛機性能,找出最有效的開火時間,并把作戰要領編成口訣。
1964年12月18日下午,當敵RF-101型“巫毒”式高空高速偵察機又一次竄犯我領空時,副團長王鴻喜立即升空作戰,拉桿猛追,三炮齊射,一舉將號稱“高炮打不著,導彈瞄不準,飛機追不上”的尖端飛機擊落。王鴻喜由此創下了首次用國產高速殲擊機擊落美制蔣機RF-101C的紀錄。敵機飛行員是曾獲得過“飛虎”等四枚勛章的國民黨空軍王牌飛行員、少校作戰官謝翔鶴,跳傘后被活捉。
同年,美國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北部灣事件”,同時派遣軍艦進入南海游弋,還頻繁派AQM—34A型“烽火”式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對我沿海和內陸進行偵察挑釁,嚴重威脅我國安全。
1965年1月,面對南海狼煙四起,毛主席問“10團在哪里”并命令10團及所在4師轉進海南島,抗擊入侵挑釁的美機。10團受命揮戈南進,直插五指山。當時,美軍飛機飛行高度為1.86萬米以上,而我戰機實用升限才1.75萬米,很難將其擊落。但困難難不倒英雄團。飛行員們受到汽車“沖坡”的啟發,利用動力升限,大速度沖到高空打敵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3月24日,美軍1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侵入我海南島上空,中隊長王相一奉命單機起飛截擊,在距美機3800米時躍升逼近,連續三次開炮。敵機左翼中彈冒煙,隨后墜落大海。王相一創下首次用殲擊機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的紀錄。緊接著,3月31日和8月21日,副大隊長舒積成又連續擊落2架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該團擊落了3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使美帝的挑釁大為收斂。他們改變了直進直出的竄入方式,采用在中國領海線上作“S”形飛行、忽進忽出的擦邊戰術。9月20日,一架被吹噓為“20世紀殲擊機末代”的美制F-104C型“鬼怪”式高空高速戰斗轟炸機竄犯我海南上空。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駕駛戰鷹直撲戰區,距離目標30公里時,以最快速度向正在爬高的美機撲去。高翔在距離敵機291米處開始長點射,一直打到距敵機僅39米、兩機即將相撞時,才拉起機頭脫離。由于距離太近,高翔的戰機被敵機爆炸的碎片擊傷13處,一臺發動機也停止了轉動,但他奇跡般地靠另一臺發動機駕駛戰鷹安全著陸。美機凌空爆炸后摔進大海,飛行員菲利普·史密斯跳傘后成了海南民兵的俘虜。這是該型號美國飛機出廠以來第一次被擊落。
從新四軍到空軍、海軍,從蘇北平原到東南沿海,從鴨綠江畔到天涯海角,這支屢建奇功的英雄部隊先后有300多人次榮立戰功,涌現出模范人物140多名,毛主席先后25次接見該團代表。
為表彰該團指戰員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勛,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該團“海空雄鷹團”的榮譽稱號。201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戰旗方隊的百面功勛戰旗中,“海空雄鷹團”的旗幟獵獵作響,再次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編輯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