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琴
隨著社會發展,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也帶火了一批上門養老服務項目,如房屋適老化改造設計,上門拍寫真、助浴、代廚,代寫回憶錄等。而與過去中年人護理老年人不同,一批“95后”甚至“00后”開始進入養老服務行業,讓人耳目一新。
作為年逾古稀之人,筆者為上門養老服務點贊。如何把好事辦好,既讓年輕人拓展就業機會,又讓有需求的老年人享受到優質服務,當務之急是使之規范化。
2022年5月,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制定發布了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規范》 等標準,主動公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用品配置目錄,并加強信用監管,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對納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實施聯合懲戒并向社會公布。
2023年1月,該司又面向社會,就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基本規范》 行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它強調,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必須遵循三個主要原則:以人為本原則,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結合每個老年人不同的實際情況,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服務;公平公正原則,在服務個性化的基礎上,不因老年人身體、經濟、文化背景等差異而產生服務歧視,一視同仁,確保公共服務資源的公平分配,合理使用;安全便捷原則,在社區內部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隊伍,就近就便向老年人提供有效服務,同時保護老年人及服務人員的安全。
誠如斯,能讓上門養老服務依規而行,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提升,則老年人幸甚。※